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订立纠纷 > 合同签订多久不履行可以解除

合同签订多久不履行可以解除

时间:2023-12-1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6387
签订合同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双方都应该要根据里面的内容履行。但是,有些人却遇到了合同一方不履行的情况,由于对方不按照合同内容履行,也给自己带来损失。那么,合同签订多久不履行可以解除?下面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合同解除条件及程序

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以下情形下解除合同:

1. 不可抗力

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2.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债务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即拒绝履行,也称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毁约要求债务人有过错,拒绝行为违法且无合法理由,并且具备履行能力。

3. 迟延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在催告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4. 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行为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合同无效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下合同无效:

1. 欺诈、胁迫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 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强制性规定

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以下免责条款无效:

1. 造成人身伤害

免责条款造成对方人身伤害。

2. 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

免责条款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下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1. 重大误解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 显失公平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当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可得利益的赔偿标准和赔偿规则等内容。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赔偿应当遵循补偿受害人的损失的原则,并适用损益相抵规则。赔偿范围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和因合同解除产生

  • 可以通过函告的方式解除合同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多种方式,包括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当对方违约不履行义务时,可以通过法定解除方式解除合同,具体方式包括法院裁判和发出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同时,根据合同法的法律依据,列举了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并说明了合同

  •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文章详细阐述了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等。同时,也介绍了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义务,如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等。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形。

  •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的定义和法律后果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的定义和法律后果。其中,履行不能、拒绝履行、迟延履行和瑕疵履行是重点讨论的四个方面。如果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法律后果取决于是否可归责于债务人。拒绝履行则会导致合同解除、赔偿等后果。迟延履行中债务人需对迟延期间的不可抗力负责。瑕疵

  •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