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 > 虚假宣传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虚假宣传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时间:2024-12-03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6994
在现实社会,市场上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很多时候公司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进行虚假宣传,从而促使合同的签订,那么对于虚假宣传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虚假宣传签订的合同的法律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1) 一方采用欺诈、胁迫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54条第二款的规定,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手段或者利用对方的困境,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56条的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因被告方的欺诈行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合同被视为无效。

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根据合同所获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无法返还或无必要返还的,应以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双方均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手段发布具有误导性的虚假广告时,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时,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根据广告法第37条的规定,罚款金额为广告费用的1倍以上5倍以下。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的规定,如果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广告主应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和地址时,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指出应根据情况按照阳合同或阴合同履行。同时明确了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房产中介需承担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能无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 被迫签订有欺诈性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中国法律对于欺诈性合同的撤销问题。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因重大误解或不公平订立的合同,尤其是通过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撤销权的消灭情况,以及在合同纠纷中如何保存证据和举证责任。

  •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林先生因虚构工作经历与W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因业绩不佳导致合同解除的争议案例。林先生通过欺诈手段获得销售经理职位,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当W企业发现林先生业绩不佳并查出其虚构工作经历后,决定解除合同。关于是否应解除合同,存在分歧意见。律师依据《劳动法

  • 仲裁协议独立原则的解析
  • 无效合同期限追诉时效
  • 签有电子合同后,感觉骗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