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 > 用虚假手段签合同有效吗

用虚假手段签合同有效吗

时间:2024-05-3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6997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签订合同的时候要遵守公平、自愿、诚信等原则,而在实践中有些人会通过欺诈的手段让对方签订合同。那么,用虚假手段签合同有效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欺诈的法律补救措施

一、合同欺诈的无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一方当事人采取欺诈手段签订合同的,该合同是无效的。欺诈手段包括欺骗、胁迫等行为,其目的是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此外,合同中掩盖非法目的、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也会使合同无效。

二、合同欺诈的撤销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以下合同: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但如果一方请求变更合同,则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

三、合同欺诈的补救措施

当遭遇合同欺诈时,被欺诈方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 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通过协商修改或补充合同的内容,或提前终止合同关系。2. 不予履行:若被欺诈方发现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且存在欺诈嫌疑,可以暂停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如不发货或不付款。3. 中止履行:若被欺诈方已开始履行合同但尚未完成,发现合同可能存在欺诈嫌疑,可以暂停履行合同。4. 请求确认合同无效:若被欺诈方在履行前或履行中发现合同为欺诈性合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在起诉过程中,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法院申请诉讼财产保全。5. 报案追究刑事责任:若合同欺诈触犯刑律,被欺诈方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证据协助司法机关侦破案件,以挽回经济损失。通过以上补救措施,被欺诈方可以维护自身权益,追究欺诈方的责任,并尽可能减少因合同欺诈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指出应根据情况按照阳合同或阴合同履行。同时明确了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房产中介需承担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能无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 被迫签订有欺诈性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中国法律对于欺诈性合同的撤销问题。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因重大误解或不公平订立的合同,尤其是通过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撤销权的消灭情况,以及在合同纠纷中如何保存证据和举证责任。

  •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林先生因虚构工作经历与W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因业绩不佳导致合同解除的争议案例。林先生通过欺诈手段获得销售经理职位,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当W企业发现林先生业绩不佳并查出其虚构工作经历后,决定解除合同。关于是否应解除合同,存在分歧意见。律师依据《劳动法

  • 仲裁协议独立原则的解析
  • 无效合同期限追诉时效
  • 签有电子合同后,感觉骗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