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解除是指当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时,保险合同的一方可以根据法律行使解除权。法定解除的情况通常由法律直接规定。然而,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法定解除情况。对于投保人而言,在保险责任开始之前,可以行使解除权。而在保险责任开始之后,法律对投保人的解除权作出了两种不同的规定:对于财产保险合同,如果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保险人可以收取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期间的保险费,并退还剩余部分给投保人。对于人身保险合同,如果投保人解除合同且已经交纳了超过两年的保险费,保险金应当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如果未交纳满两年的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扣除手续费后退还保险费。保险人只有在发生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况时才有权解除合同。
意志解除,也称为协议终止,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约定的情况时可以随时解除保险合同。意志解除要求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解除的条件,一旦约定的条件满足,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就有权行使解除权,使合同的效力消失。
合同解除的条件可以由法律直接规定,这种解除称为法定解除。在法定解除中,有的条件适用于所有合同,有的条件只适用于特定合同。前者称为一般法定解除,后者称为特别法定解除。中国法律普遍承认法定解除,不仅有关于一般法定解除的规定,还有关于特别法定解除的规定。
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方式。其中,保留解除权的合意称为解约条款。解除权可以保留给一方当事人,也可以保留给双方当事人。保留解除权可以在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也可以在以后另行订立保留解除权的合同。
合同法承认了约定解除(《合同法》第93条第2款),这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约定解除是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产生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复杂的事物面前,约定解除可以更准确地适应当事人的需求。当事人采取约定解除的目的虽然有所不同,但主要考虑到当主客观上出现各种障碍时,可以从合同的约束中解脱出来,给废除合同留有余地,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市场主体,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情况,当事人有必要将合同条款规定得更加详细、灵活和具有策略性,其中应包括保留解除权的条款,以便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法定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或制造保险事故、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违反维护保险标的安全的义务、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以及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
保险代理人和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保险代理人不能随时终止保险合同,而投保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解除合同。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需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否则保险人可能解除合同。同时,保险人在签发保险单时会做出一些约定,如未交清保费则不承担保险责任。此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和保险单的签发过程。合同在被保险人提出保险要求并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后成立,保险人应及时签发保险单并明确载明合同内容。被保险人在合同订立前有告知义务。如故意未如实告知重要情况,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保费。对于已知或应当知道的损失,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