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楼广告虚假宣传合同是否有效
时间:2024-11-23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很多开发商为了提升房屋的销售,会投放广告的,而投放广告时不得进行虚假的宣传,那么售楼广告虚假宣传合同有没有效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售楼广告虚假宣传合同的有效性问题
一、售楼广告虚假宣传是否影响合同有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果售楼广告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签订购房合同,属于欺诈行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购房者在这种情况下有权解除合同。
二、虚假广告的表示
虚假广告的表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实际上未达到;2.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获得奖项或夸大获奖级别,实际上未获得或未达到该级别;3.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获得政府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实际上未获得;4.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使用优质原材料制成,实际上使用劣质原材料;5.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取得专利申请或专利证书,实际上未申请或未获得;6.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性能优质,实际上性能低下;7.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实际上用途单一;8.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是首次生产,实际上已经失效;9.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是国家定点生产商品,实际上未定点生产;10.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的原产地,误导消费者认为品质优良;11.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非进口商品是进口商品,以提高产品品牌;12.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是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生产,实际上不是;13.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商品价格是最低价格或大幅度降价,实际上不是;14. 在广告中虚假宣称交易资料,进行虚假作假。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对于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权处分订立的抵押合同的处理方式
无权处分订立的抵押合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不同的合同效力情形,需要区别对待。无效合同是权利人不认可的;待定合同效力需权利人追认或无权处分的人取得处分权后合同有效;善意第三人符合法定条件可取得合同效力。文章还探讨了“无处分权”的复杂情况,包括多种类型的情况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
-
购房合同丢失的解决方法
购房合同丢失的解决方法。针对不同情况,如合同未做预售登记、已做预售登记但未办理银行按揭、已做预售登记并办理银行按揭,提供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需要支付的费用。同时提醒购房者在交接合同时要求对方提供书面凭证,以避免合同丢失后的责任纠纷。
-
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房屋买卖合同的相关法律效力和合同备案的意义。在双方自愿签订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房屋买卖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备案的目的是保护购房者权益,防止商品房预售中的重复销售和重复抵押现象,同时也是购房者申请贷款的必要条件之一。
-
套路贷共同犯罪的认定
-
业主如何合法提出抗辩意见
-
楼盘广告中的“零首付”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