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 >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的五大原因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的五大原因

时间:2020-07-2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7451
房屋买卖是大宗交易,在房价高昂的今天,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当上了“房奴”,月月负担房贷。许多人钟情二手房,因为二手房通常不需要再进行装修,相比商品房价格更优惠。可是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每一步都会存在潜在风险。手心律师网小编总结了一些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了解,规避二手房买卖中的风险。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的五大原因

一、房地产经纪机构的不规范操作和二手房交易双方的法律风险意识淡薄,是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委托合同签订不规范

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与二手房买卖交易双方分别签订委托合同,但是在实践中,房地产经纪机构往往与二手房买卖双方一同签订一份合同,多称为二手房买卖委托合同或房地产买卖契约补充协议,将二手房买卖合同与二手房买卖委托合同的内容混在一起,内容约定多含糊不清。

三、逃避居间义务

1)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深圳市房产交易市场办理产权证时不在《深圳市房地产买卖契约》(现变更为《深圳市存量房买卖合同》)上签字盖章,不如实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反映在合同上,逃避居间义务。

2)这样一旦发生纠纷,买卖双方经常会就二手房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以及如何履行发生争议。

3)二手房买卖双方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的不规范操作提高警惕,选择正规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以免权利被非法侵害。

四、二手房买卖合同的内容不完整

1)二手房买卖合同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住所、标的、价款、履行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生效、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合同的变更与转让和附件等8项内容。

2)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应明确二手房的位置、产权归属、面积、结构、格局、装修、质量及附属设施等;二手房的物业管理费用及其他交费状况和二手房相关文书资料的移交。

3)价款是合同中最重要的条款,合同中应主要写明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条件、如何申请按揭贷款、定金、尾款等。

4)双方还要明确按国家规定缴交各自应当缴交的税费和杂费;如果双方另有约定,则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这一约定。

5)合同中应写明合同签订的期限、支付价款的期限、交付二手房的期限等。交房时间、条件、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亦应在合同中明确写明。

6)支付价款的方式,应明确以现金还是支票支付,付款是一次付清或分期交付以及缴纳定金的时间、数额、分期付款的步骤、时间和数额等。

五、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的效力不确定

1)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经常发生合同签订后一方反悔不愿买房或者购房的情形。

2)买卖双方常常对是否解约不签订书面的协议。这样一旦发生纠纷,买卖双方是否解约以及哪一方存在过错较难认定。

3)二手房中介人员的证言就起到较大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二手房中介人员很难保持中立的状态,而且是否愿意作证也存在疑问。

4)二手房买卖双方应当在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对补充协议的效力作出限制,明确约定只有签订书面的补充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从而减少争议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标的物名称、型号、数量、质量等,货款单价及总金额。同时规定了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和验收标准,付款方式包括预付款和分期付款。还涉及运费计算、担保责任、违约责任及特别条款等内容。合同详细说明了通知方式、通讯地址及变更通知的要求,并

  • 手机买卖合同

    手机买卖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产品概况、技术标准、包装、合同履行、验收、产品异议和违约责任等多个方面。双方在买卖过程中应明确产品规格、技术标准、包装等要求,并按照合同履行。同时,双方需遵守验收标准,如有异议应及时提出。在违约责任方面,双方需明确各自应承

  • 医疗器材采购协议

    医疗器材采购协议的细节内容。协议中,甲方和乙方就医疗器材的采购、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和地点、验收、付款方式、不可抗力因素、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规定了采购流程和付款方式,并对违约情况和争议解决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协议自

  • 二手房纠纷违约赔偿计算方式详解

    违反二手房买卖合同的处理方式都有明确规定,违约赔偿的计算方法也有相关资料可供参考。首先,违约金的比例并非固定为20%,而是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其次,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

  • 二手房解除买卖合同用发律师函吗
  • 二手房买卖合同诉讼时效
  • 装修交了定金没有签合同能退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