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不能能提出解除合同吗
时间:2024-09-0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签订合同后要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就会构成合同违约,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那么履行不能能不能提出解除合同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履行不能能提出解除合同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合同无法履行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除合同。在解除合同时,受损害的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在催告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当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以下情形除外:
- 法律上或事实上无法履行;
-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
-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若法律另有规定,则不适用免除责任的情况。如果当事人在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
合同履行不能情形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根据不同情况,法律后果如下:
- 对于无法履行的有效合同,无论违约原因是否可归责于债务人,债务人都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可以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此外,如果违约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 如果合同全部无法履行是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仍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 如果合同一时无法履行是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待无法履行原因消除后,债务人应履行原债务并承担违约责任。但此时的履行不得违反《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
- 如果合同无法履行是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债务人可以解除无法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仍需继续履行能够履行的部分,但不得违反《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同时,债务人还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部分履行无法实现债权人的合同目的,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定金合同的种类及性质
定金合同的种类及其性质。定金合同包括立约定金、成约定金、证约定金、违约定金和解约定金五种。在我国,定金的性质根据当事人约定确定,若没约定,则一般解释为解约定金。定金制度用于担保合同履行,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但不排除当事人以定金解除合同的可能性。
-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非金钱债务的履行问题,包括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和法律后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时,对方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要求履行,但也存在不能要求履行的情形。根据不能履行的具体原因,法律后果有所不同,包括因债务人原因导致的履行不能、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导致的履行
-
买卖合同履行不能的责任承担方式
买卖合同履行不能的责任承担方式,介绍了不能履行的分类,包括自始不能履行和嗣后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和一时不能履行等,分析了各种情况下责任承担的方式。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支付违约金、损害赔偿、继续履行和其他补救措施。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
-
财产保险合同是否能够解除
《保险法》中财产保险合同解除的五种情况。包括投保人隐瞒事实、谎报保险事故、未履行对保险标的安全责任、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以及投保人申报年龄不真实等情况,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投保人必须尽到应有的义务,否则可能因保险人解除合同而受损。同时,文章还涉及保险
-
中标合同未实施如何中止
-
承租人合同未到期提前解除,出租人如何维权
-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