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借款合同中约定的签订地
时间:2024-03-1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进行交易都是会签订相关的合同的,这样的话就可以保障双方的权益了。但是也有发生纠纷的时候,那么如何确定借款合同中约定的签订地?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中约定的签订地
被告住所或者是合同履行地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1993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法复10号)。根据批复的答复,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对于借款合同来说,它是一种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和借款方都有根据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和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因此,贷款方和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根据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应承担的义务。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否则贷款方所在地将被确定为合同履行地。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此有明确规定。根据第二十二条,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的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的辖区内,则各个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根据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根据第二十五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但是,这种选择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买卖合同的定义和义务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的条款。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但不能解除合同,除非后履行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中止履行的情形和通知对方的要求。
-
什么是合同后义务
-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
-
原告及被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