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样规定责任的
时间:2023-11-2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那么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样规定责任的?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对责任的规定
法律依据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当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时,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当事人在迟延履行后遇到不可抗力情况,则无法免除责任。不可抗力在本法中指的是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这些客观情况或事故是当事人自身能力无法抗拒且无法预防的。不可抗力可以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人为或社会因素引起的。前者包括地震、水灾、旱灾等,后者包括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是一种法律事实。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导致原有的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化或消失,例如必须修改或解除经济合同;也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法律关系产生,例如财产投保人在遭遇不可抗力造成的保险范围内财产损失时,与保险公司之间产生赔偿关系。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遭遇事故一方应采取一切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订立买卖合同时,通常会包含不可抗力条款,其内容包括不可抗力的定义、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事故报告和证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以及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的责任范围。如果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则应解除合同。如果不可抗力只是暂时阻碍合同履行,则通常采取延期履行合同的方式。对于发生不可抗力事故的情况,当事方已尽力采取补救措施但仍无法避免损失时,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首先,要求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协商一致。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等免受损害,并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并在格式合同中明确说明免责条款内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并促进案件开展。责任承担方面,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按份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确定具体侵权人、举证自己非侵权人及不可抗力。赔偿标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
-
承租方经营困难能否解除合同?
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能否解除合同的问题。在租赁合同中,双方未明确约定承租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条款,因此当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引发争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困难并不构成不可抗力,因此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条件。承租方擅自腾房并退租属于违约行为,守约方享有解除合
-
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条件
承包合同的解除条件,包括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协议解除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法定解除是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方都有权解除合同。文章还涉及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不可抗力、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等情形均可解除合同。最终解除合同需符合法定条
-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的定义和法律后果
-
定制物品
-
电力运行事故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