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劳动能力如何鉴定
时间:2024-11-05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受害人会做伤残鉴定,那么交通事故处理时受害人是否必须做劳,关于交通事故受害人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交通事故受害人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劳动能力鉴定及其法律问题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关系
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受害人通常需要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是否达到伤残以及伤残等级,从而确定是否有资格主张残疾赔偿金。同时,如果受害人达到了伤残等级,并有被扶养人的话,被扶养人也会参与诉讼,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当地居民的消费支出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的争议和问题
关于被扶养人主张生活费是否必须经过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存在较大争议,不同的法官在处理案件时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在司法实践中,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鉴定往往只围绕是否构成伤残以及达到伤残等级的级别进行,很少对受害人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进行鉴定。此外,负责伤残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机构不同,如果必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当事人就要进行两次鉴定,增加了诉讼成本,也延长了案件审理时间,不利于当事人索赔。另外,负责劳动能力鉴定的机构也不接受遭受工伤以外伤害的受害人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这使得交通事故受害人无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此外,目前没有明确的方法和规定将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程度相衔接,这给受害人索赔带来了障碍。
建议与改进措施
鉴于上述问题,应及时统一执法尺度。在法律法规出台之前,可以采用以下尺度:1、伤残等级达到三级至一级的,可以视为丧失劳动能力;2、伤残等级从十级至四级的,可以根据伤残系数确定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例如十级视为丧失10%的劳动能力,九级视为丧失20%的劳动能力,以此类推。这样的操作既统一了执法尺度,又方便了实务计算。在法治意义上,今后在立法上应明确规定以下事项:1、将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和其他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鉴定统一为伤残等级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鉴定,以避免双重鉴定,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2、制定统一的损伤鉴定标准规范,包括工伤等级鉴定和其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伤残等级鉴定及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3、统一鉴定机构,将工伤鉴定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机构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管理范围,以确保其运作规范和监督到位。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解决当前交通事故受害人劳动能力鉴定面临的问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方法。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受伤后可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门的相关标准申请伤残评定。伤残等级分为十级,从一级到十级每级相差10%。等级越高代表伤残程度越严重,如一级伤残包括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等情况,而十级则是最轻微的伤残。
-
上犹县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
-
交通事故打架处理办法
首先,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然后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
-
车祸三期赔偿多少钱
交通事故三期鉴定里的三期是指误工期限,营养期限,护理期限。有了鉴定机构出具的“三期鉴定”结论,受害人就可以据此提出误工费、护理费和营养费的损失赔偿。因此三期鉴定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时所参照的赔偿标准之一。按事故造成的后果,交通事故有人身事故和物损事故两种
-
交通事故颅内出血属于几级伤残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10级的赔偿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办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