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及程序
时间:2025-07-14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中,我们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做伤残等级鉴定是伤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出院后?还是什么完全康复后?还是什么特定的时候呢?法律上有具体的规定吗?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面的文章中做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您的难题有所帮助。
一、伤残鉴定时间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应当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一般情况下,治疗终结指出院后三个月,但如果伤情已经稳定,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提前向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申请评定伤残等级。如果有固定物存在(例如骨折治疗中安装的钢钉),必须在取出固定物后进行伤残鉴定。
二、伤残鉴定程序
根据相关法规,交通事故致残的受害人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一般情况下,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即出院后进行。如果存在内固定物,必须等待内固定物取出并恢复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如果在治疗终结前进行伤残鉴定,此时尚未治疗终结,无法准确判断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后是否会留下一定的伤害影响,以及是否能完全康复。因此,根据此时的伤情做出的评价是不客观的,无法反映和体现治疗终结后的实际情况。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及程序的重要性
一、时间把握的重要性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很多当事人对伤残评定的时间往往把握不准确,导致一些伤残鉴定结论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伤残评定是为了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经过现有医疗手段和医疗水平治疗后仍然存在的伤情对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行赔偿的一个法定赔偿项目。
二、伤残鉴定程序的合法性
交通事故致残的受害人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这一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伤残鉴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只有在治疗终结后进行伤残鉴定,才能真实反映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后的实际伤情和影响程度。因此,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中应准确把握伤残鉴定的时间和程序,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鉴定的定义和分类
交通事故鉴定的定义、分类及相关的鉴定机构要求和登记管理规定。交通事故鉴定是为了解决事故中的专门问题,由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委托专业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分析和判定的一种调查活动。鉴定机构需依法设立,并向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备案。检修人员和鉴定人
-
司机肇事,车主是不是要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中车主与司机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当车辆实际支配人与所有权人发生分离时,车主有过错需承担连带责任。包括司机执行职务、雇佣司机从事运输、承包租赁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等多种情况,车主都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还讨论了其他如被盗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首先介绍了伤残鉴定机构的选择,可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或当事人自行委托。接着说明了鉴定时限及延期的规定。之后详细描述了鉴定程序,包括检验、鉴定、评估,并强调异议申请和重新鉴定的相关事宜。全文旨在规范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流程,
-
危险驾驶罪的概念
危险驾驶罪的概念、法律依据、立案标准、量刑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危险驾驶罪包括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和追逐竞驶的行为。其立案标准包括恶劣的追逐竞驶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以上。量刑标准则根据醉驾程度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同时还涉及罚金的确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及程序
-
2017年最新交通事故鉴定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中相关术语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