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鉴定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及程序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及程序

时间:2025-07-14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5718
现实中,我们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做伤残等级鉴定是伤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出院后?还是什么完全康复后?还是什么特定的时候呢?法律上有具体的规定吗?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面的文章中做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您的难题有所帮助。

一、伤残鉴定时间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应当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一般情况下,治疗终结指出院后三个月,但如果伤情已经稳定,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提前向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申请评定伤残等级。如果有固定物存在(例如骨折治疗中安装的钢钉),必须在取出固定物后进行伤残鉴定。

二、伤残鉴定程序

根据相关法规,交通事故致残的受害人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一般情况下,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即出院后进行。如果存在内固定物,必须等待内固定物取出并恢复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如果在治疗终结前进行伤残鉴定,此时尚未治疗终结,无法准确判断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后是否会留下一定的伤害影响,以及是否能完全康复。因此,根据此时的伤情做出的评价是不客观的,无法反映和体现治疗终结后的实际情况。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及程序的重要性

一、时间把握的重要性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很多当事人对伤残评定的时间往往把握不准确,导致一些伤残鉴定结论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伤残评定是为了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经过现有医疗手段和医疗水平治疗后仍然存在的伤情对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行赔偿的一个法定赔偿项目。

二、伤残鉴定程序的合法性

交通事故致残的受害人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这一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伤残鉴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只有在治疗终结后进行伤残鉴定,才能真实反映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后的实际伤情和影响程度。因此,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中应准确把握伤残鉴定的时间和程序,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选择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部门

    如何选择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部门。选择鉴定机构时首先要确认其资质,能作出被法院认可的鉴定结论。在选择机构时,应选有利于己方案件的机构。伤残鉴定包括损伤程度、伤残程度、因果关系、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等方面。此外,还需进行影像学资料的认定、损伤后误工时间审查等。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及程序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及程序。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在治疗终结后三个月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如有固定物需取出后再鉴定。伤残鉴定程序需确保合法性和客观性,治疗终结前的鉴定无法真实反映受害人的实际伤情和影响程度。当事人应准确把握伤残鉴定的时间和程序,以保障自

  •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程序及要求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及要求。当事人治疗终结后,可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申请伤残评定,需准备病情材料并可能进行进一步检查。评定时间为工作日特定时段,地点在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院内的交通事故伤残评定门诊。法医将在材料齐备后的30日内发放《伤残评定书》。

  • 检验、鉴定、评估机构、人员的任务和要求

    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在交通管理工作中承担的任务和要求。内容包括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出具书面结论及签名盖章等。同时,还涉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当事人的权利以及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限制和评定书的制作等内容。对于多份鉴定结论的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内容
  • 交通事故中的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
  • 最新交通事故处理时限表(2020)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