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交通事故因伤致残的赔偿标准时,首先需要确定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即财产损害赔偿还是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以及《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因残疾而导致的收入减少或生活来源丧失给予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这一规定否定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残疾赔偿金性质的确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当职工发生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处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分为十个伤残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
目前,我国针对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有多种,不同的主管机关制订了不同的标准。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一般应适用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残疾赔偿金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a. 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下的人)= 伤残等级(1级按100计算,2级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20年;
b. 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上的人)= 伤残等级(1级按100计算,2级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年-增加岁数);
c. 残疾赔偿金(75周岁以上的人)= 伤残等级(1级按100计算,2级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5年。
当然,如果出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的“受害人因伤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情形,可按规定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交通事故导致的骨裂不愈合误工时间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误工时间需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扣留车辆的法定情形,包括未携带证件、伪造证件、未投保、超载、被盗抢嫌疑等情形。
醉驾重犯的刑罚确定方式。对于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酒驾者,将被处以拘役和罚款,并吊销驾驶证。醉驾行为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等,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也要承担直接责任。对于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并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中国的刑事附带民事伤残鉴定标准。涵盖了从轻微伤、轻伤、重伤的鉴定标准,到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不同的标准。文章还提及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以及针对军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鉴定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骨折的赔偿问题,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项赔偿内容。如受害人因伤致残或死亡,还包括相应的伤残赔偿和死亡赔偿内容。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医疗费赔偿标准的计算方法,包括医疗费的构成、赔偿原则、计算公式以及后续治疗费用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