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公安部颁布了部门规章《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23号令),该规定是对2013年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具体实施细则。至今,该规定仍然有效并得到执行。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再次出现了关于驾考新规2017年1月1日全国正式实施的消息。然而,莲峰警长在微博中指出,这种谣言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但仍有人相信。与此同时,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提醒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将危及公共安全的校车和客车等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并将于11月1日实施。
莲峰警长在微博中提醒市民,不要轻信这些每月出现的交规谣言。实际上,只需仔细查看,就会发现每次只是月份变了,其他内容都没有变。记者了解到,关于2017年1月1日实施驾照新规的谣言在2014年和2015年元旦前夕也曾出现过。目前真正执行的标准是2012年9月12日公布的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123号令),该规定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可以上网搜索123号令查询相关法律规定,不要轻信谣言。
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在微博中表示:“超员超速仅罚款?违反交通安全只追究驾驶员责任?伪造驾照不刑拘?都要改了!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将危及公共安全的校车和客车等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并将于11月1日实施。”
根据交警部门的介绍,刑法修正案(九)的补充规定将车辆超员超载正式纳入危险驾驶罪,并将加大处罚力度。
车险行业面临法定强制保险的挑战。随着第三者责任保险成为法定强制保险,车险行业失去重要利润来源,陷入亏损困局。车险业务结构发生变化,车损险成为主打产品,费率可能上涨引发道德风险。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给保险公司认定保险责任带来困难,保险公司面临
公务员酒后驾车的处理方式。公务员酒后驾车将受到纪检部门的严肃处理,根据违规情节和恶劣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实施相应的党纪处分,严重情况将移交司法机关。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驶也有明确规定,包括暂扣驾照、罚款、拘留、吊销驾照等处罚措施。
醉驾案件中的无罪辩护问题。在涉及醉驾的案件中,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无法实施无罪辩护策略。醉驾行为被视为犯罪行为,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醉驾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吊销驾照、罚款和拘留等。对于醉驾者的刑事拘
交通事故处理中的时间期限问题,包括暂扣事故车辆和驾驶证的期限、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申请、赔偿调解等各个方面的最新规定。强调处理期限的严格执行对于保障当事人权益、实现交通事故处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至关重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