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程序 > 哪些情形法院会撤销网络司法拍卖

哪些情形法院会撤销网络司法拍卖

时间:2020-07-2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016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涉案的财物进行拍卖时,人民法院是可以进行网络司法拍卖的,网络司法拍卖可以节省很多的费用,那么什么情形法院会撤销网络司法拍卖?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哪些情形法院会撤销网络司法拍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司法拍卖可以撤销的情形包括由于系统故障、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原因致使拍卖结果错误;间恶意串通,损害当事人或者其他竞买人利益的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请求撤销网络司法拍卖,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一)由于拍卖财产的文字说明、视频或者照片展示以及瑕疵说明严重失实,致使买受人产生重大误解,购买目的无法实现的,但拍卖时的技术水平不能发现或者已经就相关瑕疵以及责任承担予以公示说明的除外; (二)由于系统故障、病毒入侵、黑客攻击、数据错误等原因致使拍卖结果错误,严重损害当事人或者其他竞买人利益的; (三)竞买人之间,竞买人与网络司法拍卖服务提供者之间恶意串通,损害当事人或者其他竞买人利益的; (四)买受人不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的竞买资格的; (五)违法限制竞买人参加竞买或者对享有同等权利的竞买人规定不同竞买条件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网络司法拍卖程序且损害当事人或者竞买人利益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网络司法拍卖被人民法院撤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拍卖行为违法致使其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认为其他主体的行为违法致使其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可以另行提起诉讼。

二、网络司法拍卖的竞价规定

竞买人参与拍卖,需注册平台账号、完成实名认证、勾选同意竞买规则,并在拍卖竞价程序结束前交纳保证金,经人民法院或者平台确认后,取得竞买资格。委托他人代为竞买的,应当在竞价程序开始前经人民法院确认,并通知平台,否则其委托关系将不被认可。

拍卖开始后,取得竞买资格的竞买人通过在线出价的方式参与竞买,拍卖从起拍价开始以递增出价方式竞价,增价幅度由人民法院确定。

为杜绝串标现象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平台为所有竞买人赋予竞拍代码,竞买人真实身份不在网站展示,通过竞拍代码参拍。

网络司法拍卖的竞价时间不少于二十四小时。对于有人出价的拍品,竞价程序结束前五分钟内无人出价的,拍卖时间结束后拍卖成交,最后出价即为成交价;竞价程序结束前五分钟内有出价的,竞价时间自该出价时点顺延五分钟,在此期间内每有人出价再次顺延五分钟,直至最后一个五分钟内无人出价,拍卖成交,最后出价即为成交价。竞价时间内无人出价的,拍卖流拍。

拍卖成交后,载明买受人真实身份的拍卖成交确认书在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上公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欠货款司法拍卖设备的法律程序

    欠货款司法拍卖设备的法律程序。法院委托拍卖机构拍卖拖欠货款的设备,并监督拍卖过程。财产需经评估确定价值,对于价值较低或价格易确定的情况可不评估。拍卖机构需具备相应资质,法院确保拍卖合法公正。具体程序和要求依法律和司法解释而定。

  • 电子拍卖的定义和特点

    电子拍卖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电子拍卖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商品,避免了传统拍卖中实物的移动,竞拍方可以网上竞拍。电子拍卖与其他应用如电子签约和电子支付相结合。电子拍卖系统具有竞拍者匿名性、不可抵赖性、公开验证性等特点,并且具有拍卖效率高的优势。在互联网上

  • 网络支付服务在网络司法拍卖中的地位

    网络司法拍卖中网络支付服务的重要性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需遵守法律规定,提供安全便捷的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和电子支付对接系统,全面展示拍卖信息并保证信息真实安全。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拍卖过程中委托人、拍卖人、竞买人的法律责任以及其他有关

  • 增价拍卖

    不同类型的拍卖方式,包括增价拍卖、减价拍卖、有底价拍卖、无底价拍卖以及密封递价拍卖。每种拍卖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流程,如增价拍卖竞价由低到高,而无底价拍卖则没有预先设定的底价。密封递价拍卖则是竞买人提交密封标书,由拍卖人公开开启并选择最高出价者成交

  •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 拍卖人的竞买行为及委托代理的规定
  • 同仁堂以1亿零600万元成功受让“狗不理”国有产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