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采购人进行政府采购时,一般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应商的,但有些采购人会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那么属于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公开招标有什么情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公开招标的情形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一个财政年度内,采购人多次采购同一预算项目下的货物或服务,且采用的采购方式不是公开招标,而是其他方式,并且这些采购金额达到了公开招标的标准金额,那么就属于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服务分割成多个部分,或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如果采购人多次采购同一预算项目下的货物或服务,且累计资金超过了公开招标标准金额,那么就属于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但如果是因为项目预算调整或经批准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方式采购,则不在此限。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
责令改正和处罚
如果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同时可以处以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机关给予相应的处分,并予以通报。1. 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而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2. 未经批准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3. 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4. 对供应商实行不合理条件或歧视待遇的;5.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6. 中标或成交通知书发出后,拒绝与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7. 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后果
如果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将处以罚款,并追缴违法所得。对于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 与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2. 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3. 在有关部门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4. 在开标前泄露标底的。
违法行为对中标或成交结果的影响
如果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且这些行为影响了中标或成交结果,或可能影响中标或成交结果,将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 如果中标或成交供应商尚未确定,将终止采购活动;2. 如果中标或成交供应商已经确定,但采购合同尚未履行,将撤销合同,并从合格的中标或成交候选人中重新确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3. 如果采购合同已经履行,并且由此给采购人或供应商造成损失,责任人将承担赔偿责任。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民事责任
如果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违法行为给供应商造成损失,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销毁或伪造采购文件的处罚
如果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违反政府采购法规定,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将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