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标后订立的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不一致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第七十五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合同的主要条款与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不一致,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企业要想提高中标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及时、准确掌握招标信息。企业要想参加投标,必须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招标的信息。《招标投标法》第十六条规定,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有关媒体发布的招标公告,是企业了解招标信息的重要渠道。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分别指定了一些发布招标公告的媒体。财政部指定《中国财经报》和《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国家经贸委指定《中国招标》发布技术改造项目的招标公告。国家外经贸部指定《中国国际招标网》发布机电产品的国际公开性的招标公告。
二是供应商应对招标信息进行过滤,选出一些适合本企业的标再去投标。现在,各种招标活动很多,有的招的东西与企业的产品对路,有的不对路。因此,供应商要对招标信息进行过滤,要投那些规范的标、与企业产品接近的标,尽量减少无谓的支出。有选择地参加投标,才能提高中标机会。
三是对过滤后的标,要有组织地去做工作。要想提高中标率,就必须组织一个班子,有几个专人负责招标事宜。这几个人的构成是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售后服务人员、上层领导。在上层领导统领下,企业的销售、生产、财务、售后服务这几个部门都要参与。因为,一个投标文件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若仅技术方面响应得很好,但报价(财务)没跟上也不行。
企业在物流招标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设定过于苛刻的招标条件、频繁招标以及唯价格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物流商,损害自身声誉,甚至滋生腐败。企业与物流商是利益共同体,应给物流商一个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增强企业
违规转让中标项目的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中标人如将中标项目转包或分包,将受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同时,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评标委员会的权力、义务及中标人的投标要求等内容,包括评标标准、程序、保密义务
工程风险及其分析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不能完全担保及转移所有风险,建设工程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类风险的来源和特点,并强调了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进行
招标人是否可以拒收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招标人应当拒收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不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招标文件的组成和招标书写作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