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
(二) 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
(三) 提供虚假的项目负责人或者主要技术人员简历、劳动关系证明;
(四) 提供虚假的信用状况;
(五) 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1. 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结果将被宣告无效;
2. 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将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4. 对于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未中标的投标人将被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按照招标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计算。
(一) 伪造、变造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其他许可证件骗取中标;
(二) 3年内2次以上使用他人名义投标;
(三) 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给招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四) 其他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1. 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2.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结果将被宣告无效,如果给招标人造成损失,投标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
3. 对于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投标人如果有以上违法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将被处以罚款,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受到罚款的处罚,如果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情节严重的投标人将被取消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且会被公告,直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聚众斗殴逃跑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打架斗殴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逃跑的犯罪嫌疑人会被公安机关通缉。法律规定了根据伤害程度和情节的不同,斗殴者可能面临的处罚,包括拘留、罚款和刑事处罚。对于聚众斗殴导致重伤或死亡的情况,将依法进行定罪处罚。
招标与投标过程中的法律要求和条件。招标方需明确所有采购要求和条件,而投标方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写投标文件,对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投标文件的处理包括废标认定、重大偏差的认定、投标文件的修改和撤消、投标有效期、投标截止时间和送达要求等。投标人在整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