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合同可以双赔吗
时间:2024-09-1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人身保险的赔偿性质和价值取向
1.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现行《保险法》第68条之规定,当被保险人因他人的侵权行为发生人身保险事故时,其在向侵权人请求赔偿后,仍可依据保险合同向保险人求偿。这意味着人身保险事故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具有双重求偿权,即可同时向侵权人和保险人主张赔偿,一方已赔偿不会导致另一方的赔偿权丧失。
2.请求权性质
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请求理赔的依据是双方存在人身保险合同法律关系,其请求权性质为合同履行请求权。而被保险人向侵权人主张赔偿的依据是因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害事实,该请求权性质为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这两种请求权在成立要件、赔偿范围和时效保护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且在本案中可以并立地存在。因此,被保险人可以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分别向不同的行为主体寻求赔偿。
3.价值取向
财产保险的赔偿要符合等价交换的市场逻辑,不允许当事人获得双重利益。然而,人的生命或身体不是商品,其价值无法用货币量化。人身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金额的确定也不能采用财产保险的衡量方法,因为这无助于对人自身价值的认可和维护。我国法律对人身保护的制度设计越来越多元化,并赋予当事人更多的程序选择权,恰当地反映了法律对人的生命健康更加尊重这一基本价值立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关系人
保险合同中的两种关系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被保险人俗称为“保户”,是在保险合同中受到保障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一方,可以是个人或实体,其资格通常没有限制。在人身保险中,只有父母可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而受益人则是接受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保险利益的个人
-
保险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定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
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的若干问题,包括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及保险人的提示、说明义务等。对于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方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阐述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处理方式。在投保人告知义务方面,明确了投保人在何种情况下可免除其如实告知
-
特定式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
保险公司的定义和分类
-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开始实施
-
歹徒入室杀人 物业公司“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