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标准 >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要求有哪些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要求有哪些

时间:2024-12-24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2677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你是否也对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要求有哪些有疑问呢?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要求

1. 上下班途中受伤的认定条件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上下班途中发生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所造成的伤害,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2. 工伤被认定为上下班途中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人民法院应当支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以下情形认定为“上下班途中”:

(一) 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 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 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并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 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 “上下班途中”的认定原则

最高法对于“上下班途中”的认定主要依据两个核心原则: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

合理时间指的是上下班的时间区域,具有正当性,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下班后加班一段时间或者等待交通高峰时段结束再回家等,这些都属于合理时间。

合理路线包括回到自己的住所,可能有多个住所;此外,往返于配偶、父母、子女的居住地也属于合理路线。如果下班途中需要顺路到菜市场买菜再回家,且这个行为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也可以认定为合理路线。

4. 特殊情况下工伤认定的弹性

对于一些实行弹性工作时间的职业,例如新闻记者、保险销售人员,应当根据出行的目的和地点来确定工作时间。如果出去采访或推销是以工作为目的,即使发生事故也可以认定为工伤。

对于因工外出和工作有关的情况,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以下情形为“因工外出期间”,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 职工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受用人单位指派或因工作需要;

(二) 职工在外出学习或开会期间,受用人单位指派;

(三) 职工在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

对于派遣工的工伤认定,由派遣单位承担保险责任。如果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致死,派遣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如果用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而该组织或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发生工伤致死,用工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5. 举证倒置

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伤者的伤害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就应该认定为工伤。这一举证倒置的规定,旨在解决劳动关系难确定、调查取证难以及认定结论执行难等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伤情鉴定费用标准

    伤情鉴定的费用标准和相关流程。鉴定工作一般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法医进行,或由司法鉴定机构代为鉴定并由公安机关委托完成,费用由公安机关负担。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不同鉴定机构的费用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不

  • 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工伤认定规定

    根据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关于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工伤认定规定。依据条例,工伤包括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认定工伤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的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时的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的伤害或事故、上下班

  • 轮休发生了车祸算工伤吗

    轮休期间发生车祸是否算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而自行骑摩托车摔伤等情况则不符合工伤认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其他视同工伤的情况以及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

  • 上班发生交通事故员工次责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员工在上班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并承担次要责任时,能否认定为工伤的问题。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工伤。具体责任认定和流程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 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所在地的确定
  • 在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