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舶纠纷的管辖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5-02-0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船舶是水上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水上运输包括河道运输和海上运输,在河道上运输的,要遵守相关的规定,以免发生碰撞等事故。那么,内河船舶纠纷的管辖规定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内河船舶纠纷的管辖规定
一、管辖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于公民提起的内河船舶纠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其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应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如果在同一诉讼中有多个被告,且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内的情况,各相关人民法院都具有管辖权。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约定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但是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应由事故发生地或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二、内河船舶与海事法院的关系
内河船舶是否属于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需要根据船舶所在航道是否与海洋相通以及船舶的吨位进行划分和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除了海事法院及其上级人民法院外,地方人民法院不应受理当事人提出的船舶保全申请。如果地方人民法院需要扣押和拍卖船舶以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应委托船籍港所在地或船舶所在地的海事法院进行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三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的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不包括用于军事和政府公务的船舶以及总吨位不超过20吨的小型船艇。这里所称的船舶也包括船舶属具。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内河船舶的管辖权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和确定,并非一律归属于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普通船舶租赁的管辖法院
普通船舶租赁纠纷的管辖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应由合同履行地法院或被告人所在地法院管辖。同时介绍了海事诉讼管辖的特征,包括专门的管辖、排他性的管辖、中级法院为一审以及较多的涉外管辖因素等。
-
爆炸罪的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因海事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辖;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 因海上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
-
修船合同是否为海事法院管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船舶工程合同纠纷是属于海事法院管辖的案件,而船舶工程包括船舶的建造、修理、改建、拆解等工程,所以修理合同纠纷属于海事法院管辖。
-
船舶的确权之诉的管辖
提起船舶所有权确权之诉的,由船舶所在地、船籍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一)因海事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以外,还可以由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辖;(四)因海上保赔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保赔
-
内河船舶纠纷的管辖规定是什么
-
船舶租借属于什么纠纷
-
被扣船舶船员如何申请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