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舶纠纷的管辖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5-02-06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船舶是水上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水上运输包括河道运输和海上运输,在河道上运输的,要遵守相关的规定,以免发生碰撞等事故。那么,内河船舶纠纷的管辖规定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内河船舶纠纷的管辖规定
一、管辖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于公民提起的内河船舶纠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其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应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如果在同一诉讼中有多个被告,且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内的情况,各相关人民法院都具有管辖权。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约定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但是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应由事故发生地或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二、内河船舶与海事法院的关系
内河船舶是否属于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需要根据船舶所在航道是否与海洋相通以及船舶的吨位进行划分和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除了海事法院及其上级人民法院外,地方人民法院不应受理当事人提出的船舶保全申请。如果地方人民法院需要扣押和拍卖船舶以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应委托船籍港所在地或船舶所在地的海事法院进行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三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的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不包括用于军事和政府公务的船舶以及总吨位不超过20吨的小型船艇。这里所称的船舶也包括船舶属具。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内河船舶的管辖权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和确定,并非一律归属于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件受理费用的负担
不同种类案件的受理费用负担问题。一般案件的受理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有责任则共同分担。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费用按具体情况决定,破产案件费用根据企业财产总值计算。撤诉案件受理费用减半,其他费用按实际支出收取。驳回起诉案件的费用由起诉方负担。经调解达成协议的
-
买卖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和买卖合同的管辖法院选择
买卖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和买卖合同的管辖法院选择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了买卖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选择条件,包括协议管辖的范围、协议选择管辖的法院范围、协议管辖的限制等。然后介绍了合同纠纷的管辖原则,包括商品合同纠纷管辖权确定和各类合同纠纷的地域管辖规定等。
-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
投资协议纠纷是否涉嫌诈骗
投资协议纠纷与诈骗之间的关系。投资协议纠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但若涉及欺骗、欺诈投资者、非法占有投资者财物等行为则构成诈骗。当事人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合同争议。诈骗罪的要件包括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使用欺诈手段骗取财物、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
-
加工承揽合同
-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