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申请恢复执行期间如何计算
时间:2024-01-15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案件在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进行查封、冻结、扣押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当事人之间可能达成相关和解协议,但是有些执行和解之后没有履行,就需要申请恢复执行,那么,申请执行期限是怎么要求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不履行和解协议的, 申请恢复执行期间如何计算
申请执行期限的延长和适用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并将申请执行期限延长为两年,以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申请执行期限的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申请执行期限的计算方式如下:- 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限,期限从规定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期限从每次履行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如果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限,期限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申请执行期限的性质
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申请执行期限归属于诉讼时效,并明确改变了原法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限的不可改变的除斥期间的性质。此外,在行政法方面,申请执行行政非诉案件的期限仍然被规定为除斥期间的性质,需要立法部门进行修订。
法院如何进行调解
调解模式
法院的调解模式一般有两种:- 当面调解:双方在法院面前陈述各自的要求和理由,法院法官在了解双方争议焦点后进行调解。- 背靠背调解:法院分别让一方回避,与另一方面谈,陈述利害,并了解当事人真实想法。现在法院一般会结合两种模式进行调解。调解相对于审判来说更加灵活,法官在处理当事人工作时一般不会完全依据死板的法条,而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辩论,但主要围绕赔偿问题展开。
调解结果和法律效力
如果调解成功,法官会当场制作和解协议,并且在快的情况下当场送达调解书。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具有相当于判决书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调解书义务,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可撤销被列名吗?
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义务后是否可以撤销被列名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在一定情形下删除失信信息,包括已履行义务、执行完毕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和方法,以及申请执行的期间和相关法律规定。
-
错误执行判决,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吗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包括非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对执行事务合伙人的监督,合伙人查阅企业账册的权利以及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定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为了确保合伙人能够客观有效地了解并监督企业经营状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逾期对房屋产权的执行程序
我国关于房屋产权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当债务人逾期还款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执行程序包括当事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否则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可因某些原因中止或中断。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债务人签收催
-
委托执行的条件及其适用范围
-
公司被劳动仲裁了,如何处理
-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终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