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措施 > 法院执行扣押财产不开据清单如何处理

法院执行扣押财产不开据清单如何处理

时间:2024-06-07 浏览:8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473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是可以依法对涉案的财产进行扣押的,而法院扣押财产时,要向被扣押人开具相应单据的,载明扣押财产的类型数量等内容,那么法院执行扣押财产不开据清单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法院执行扣押财产不开据清单的法律处理

依法可申请执行异议的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法院执行扣押财产但未开具清单的行为被视为严重违反执行程序。被执行人有权申请执行异议以维护自身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后的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异议理由成立,应作出撤销或改正的裁定;如果异议理由不成立,应作出驳回的裁定。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查封、扣押财产的通知和清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查封、扣押财产时,如果被执行人是公民,应通知被执行人或其成年家属到场;如果被执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应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到场。即使被执行人拒不到场,也不会影响执行程序。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必须由执行员制作清单,并由在场人签名或盖章后交给被执行人一份。如果被执行人是公民,也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一份。基层组织应派人参加,如果被执行人是公民的话。

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特点

主体和前提

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强制执行是基于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中要求履行的义务。

执行内容和对象

行政强制执行的内容是行政处理决定中要求相对人履行的义务。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包括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中要求履行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法律规定

目的和手段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依法采取的一种司法行政制裁手段,旨在排除妨害,保障行政诉讼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对妨害行政诉讼正常进行行为的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采取以下措施,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范围

以下行为之一的人可能被采取行政诉讼强制措施:1. 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人,无故推迟、拒绝或妨碍执行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2. 伪造、隐藏或毁灭证据;3. 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威胁、阻止证人作证;4. 隐藏、转移、变卖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5. 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扰乱人民法院工作秩序;6. 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执行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打击报复。罚款、拘留需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当事人对上述强制措施不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复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协议离婚男方离婚后不履行抚养费的解决办法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履行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通过一审法院进行教育和警告;若前夫仍不履行,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提取工资、查封财产等方式来强制履行抚养义务。

  • 错误执行判决,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吗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 欠债多少会导致房产查封?

    欠债多少会导致房产被查封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房产查封需要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请求,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欠债金额标准。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时,法院有权扣留其收入,但保留生活必需费用。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发出裁定和协助

  • 上了老赖黑名单的后果是什么

    失信执行人被列入黑名单后所面临的后果。失信被执行人将受到强制执行还款措施的限制,并被限制高消费,包括乘坐高档交通工具、在高档场所消费、购买不动产和车辆等。这些限制措施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同时,执行法院会审查

  • 委托执行的条件及其适用范围
  • 被执行人的经营活动限制
  • 失信被执行人的规定及相关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