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终止执行多久失效
时间:2024-06-09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保证人为债务提供保证的,保证的责任有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两种,连带保证责任大于一般保证,那么连带责任终止执行什么时候失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连带责任的终止和担保债务的履行
一、连带责任终止执行多久失效
根据《担保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债务纠纷案件终止执行后,该案件将终结,债权也会消失。因此,连带责任在终结执行后失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二条规定,当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时,保证人应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没有约定保证份额,保证人将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有权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而保证人则有义务承担全部债权实现的责任。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要求其他保证人承担其应承担的份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执行终结的情形包括:申请人撤销申请、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且无遗产可供执行且无义务承担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且无收入来源且丧失劳动能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二、担保债务的履行方式
根据担保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担保债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履行:1. 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根据约定,保证人可以代为履行或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在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2. 债务人或第三方可以提供财产作为抵押物。如果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3.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如果债务人履行债务,定金可以抵作价款或退还。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接受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4. 根据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财产,但对方未按约定支付应付款项超过一定期限。在这种情况下,占有人有权留置该财产,并根据法律规定,以该留置财产折价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三、最新资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情形包括:主债权消灭、担保物权实现、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该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规定,如果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同样地,如果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也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首先,拍卖人需与委托人签订委托拍卖合同并对房屋进行鉴定和估价。其次,发布拍卖公告并展示待拍房屋。再次,参与拍卖的市民需进行资格审查并缴纳保证金。然后,市民参与竞拍,成交后签署确认书并办理房屋权属转移手续。整个过程需遵循我国《拍卖法
-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执行董事可以是公司的股东或员工等,其资格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执行董事与总经理的产生方式、职权及作用不同。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如果没有设立董事会,可以设立一名执行董事代替。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企业战略发展,而总经理则
-
什么是强制执行
法律程序规定下的强制执行,具体阐述了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量确保义务人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所规定的义务。强制执行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异议、申请复议、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和采取强制措施等步骤。在整个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依法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来保障权利
-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
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
-
连带责任终止执行多久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