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的规定,拍卖时应当确定保留价。保留价的确定是根据人民法院参照评估价进行的,如果没有进行评估,则根据市价确定,并且必须征询有关当事人的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的保留价,在第一次拍卖时,不得低于评估价或者市价的百分之八十。如果出现流拍,再次拍卖时,可以适当降低保留价,但每次降低的数额不得超过前次保留价的百分之二十。
根据本次拍卖保留价计算,如果拍卖所得价款在清偿优先债权和强制执行费用后没有剩余,应在实施拍卖前将相关情况通知申请执行人。如果申请执行人在收到通知后五日内申请继续拍卖,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但必须重新确定保留价,新的保留价必须大于优先债权和强制执行费用的总额。
根据前述规定,如果拍卖流拍,拍卖费用由申请执行人承担。
1、如果拍卖时无人竞买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低于保留价,并且到场的申请执行人或其他执行债权人不申请以该次拍卖所定的保留价抵债,应在六十日内再次拍卖。
2、对于第二次拍卖仍然流拍的动产,人民法院可以将其作价交给申请执行人或其他执行债权人以抵债。如果申请执行人或其他执行债权人拒绝接受或依法无法交付其抵债,人民法院应解除查封、扣押,并将该动产退还给被执行人。
3、对于第二次拍卖仍然流拍的不动产或其他财产权,人民法院可以将其作价交给申请执行人或其他执行债权人以抵债。如果申请执行人或其他执行债权人拒绝接受或依法无法交付其抵债,应在六十日内进行第三次拍卖。
4、如果第三次拍卖仍然流拍,并且申请执行人或其他执行债权人拒绝接受或依法无法接受该不动产或其他财产权以抵债,人民法院应在第三次拍卖终结之日起七日内发布变卖公告。如果在公告发布之日起六十日内没有买受人愿意以第三次拍卖的保留价购买该财产,并且申请执行人和其他执行债权人仍然不表示接受该财产以抵债,人民法院应解除查封、冻结,并将该财产退还给被执行人,但对该财产可以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情况除外。
公司被执行期间是否可以更换法人代表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在公司被执行期间进行法人代表的变更,但会受到一定限制。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传唤或拘传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等接受调查询问。执行程序的发生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具备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且已发
普通债权和罚金的执行顺序以及罚金与罚款的区别。在执行顺序上,当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时,应按照一定顺序执行,普通债权在罚金之前执行。罚金与罚款在性质、决定机关、法律依据和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不同。
法人和执行董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定义、特点和职责。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承担有限民事债务。而执行董事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设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其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股东根据其公司类型和出资额度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当事人可向公安交管部门请求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协议依赖双方自愿履行,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力。公安交管部门的调解书不是诉讼前置程序,如对方反悔并起诉至法院,当事人可将调解书作为证据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