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法院裁定罪报案有什么主体
时间:2024-10-21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有暴力抗拒执行行为的,可能会构成犯罪,那么拒不执行法院裁定罪报案有什么主体?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拒不执行法院裁定罪的主体及相关法律规定
拒不执行法院裁定罪的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的法律责任
如果自然人有能力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却拒不执行,并且情节严重的话,将面临以下刑事处罚:-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 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话,将面临以下刑事处罚:-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罚金
单位的法律责任
如果单位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将面临罚金的刑事处罚。同时,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根据前款的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院采取的措施
当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如果被执行人采取暴力抗拒执行并且情节严重,法院将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公安机关将对此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相关法律规定
上述法律规定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内容。该条款明确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并对自然人和单位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具体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及其共犯问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问题及其相关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定义和认定条件,以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共犯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串通的情况。文章还解释了刑法中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
-
被执行期间公司是否可以换法人代表
公司被执行期间是否可以更换法人代表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在公司被执行期间进行法人代表的变更,但会受到一定限制。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传唤或拘传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等接受调查询问。执行程序的发生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具备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且已发
-
普通债权和罚金的执行顺序
普通债权和罚金的执行顺序以及罚金与罚款的区别。在执行顺序上,当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时,应按照一定顺序执行,普通债权在罚金之前执行。罚金与罚款在性质、决定机关、法律依据和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不同。
-
法人和执行董事的区别
法人和执行董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定义、特点和职责。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承担有限民事债务。而执行董事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设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其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股东根据其公司类型和出资额度承担责任。
-
钱亮的问题: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
保险公司拖欠理赔费用一年可起诉利息吗
-
管辖权异议期间是否可先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