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人员范围包括以下几类:
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资格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也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也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相较于原民事诉讼法,本次修改限制了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删除了原法规定的“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将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仅限于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以及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律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设立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作为委托代理人的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律师数量大幅增加,这种制度安排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代理案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一些未经法律培训、未通过司法考试的公民以营利为目的从事诉讼代理活动,甚至假冒律师进行违法代理,扰乱了法律服务市场秩序。
其次,大部分公民代理人法律专业知识匮乏,代理经验和技能不足,调查和收集证据能力有限,难以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一些法院退休但无律师资格的法官的亲朋好友从事公民代理活动,利用关系影响和干扰案件的依法办理,影响司法公正。尤其是一些公民个人以诉讼代理人的名义长期包揽诉讼,甚至滥用诉讼的情况比较普遍。
为了满足诉讼代理的需求,规范诉讼代理活动,本次修改明确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和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的诉讼代理人地位,允许他们向当事人提供民事诉讼代理服务,从而规范了诉讼代理活动,有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行政复议代理人的特征及分类。行政复议代理人以申请人或第三人的名义进行行政复议活动,其活动范围限于代理权限内,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前者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代理,后者是受行政复议申请人或第三人委托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