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 > 如何提出足够的诉求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如何提出足够的诉求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时间:2023-12-3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6190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环境污染造成重大公共利益损失,侵害不特定公民利益损害的,检察机关是可以代表受害人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那么提出的诉求不足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诉讼请求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不足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可以向其释明变更或者增加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等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不足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其释明变更或者增加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等诉讼请求。

环境公益诉讼的种类

普通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公诉

在现实生活中,环境公益的侵害不仅限于某一种类型,可能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方面的问题。根据提起诉讼的原告身份,我们可以将公益诉讼分为普通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公诉两大类型,共包含五种具体形式。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或法人出于保护公益目的,针对损害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根据原告身份和诉讼目的的不同,环境公益诉讼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为了直接维护环境公益而设立的制度,在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称谓,但本质上都属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范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允许任何公民或团体依法对侵害环境公益者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予以救济。

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一种诉讼类型。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在法律法规赋予诉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

环境公诉

环境公诉是指作为国家公诉人的检察机关为了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以原告身份通过公诉的形式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原告身份和诉讼目的的不同,环境公诉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 环境刑事公诉:环境刑事公诉是指检察院以制裁环境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的诉讼。这是最常见的环境公诉形式。

2. 环境民事公诉:环境民事公诉是指在公民或法人的民事经济行为中,如果污染了环境或破坏了生态,从而侵害了公共环境利益,检察院可以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干预,请求法院制止和制裁环境侵害行为。

3. 环境行政公诉:环境行政公诉是指检察院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危害了公共环境利益,向法院提起的司法审查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底对配偶的影响

    刑事案底对配偶的影响。不同地区政审标准下,存在上述情形可能会对报考政法机关的人造成不良影响。如有配偶、直系亲属等被判处刑罚或在接受审查,报考相关政法机关时可能会受到阻碍。具体情况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政审标准而定。

  • 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的情形

    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的情形,依据相关法律,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及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案件需陪审员参与。对于可能判处重刑及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将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此外,还介绍了刑事简易程序的特点,包括仅适用于基层法院、适用于第一审

  • 无效合同的定义及情形

    无效合同的情形和定义。当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强制性规定等情形时,合同将被视为无效。此外,合同的违法行为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也是无效的。同时,免除一方因人身伤害或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也是无

  •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电子合同在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且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其打印的纸质文本具有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生效需满足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电子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虽然法律对电子合同形式未有明确规定

  • 行政执法的定义和要素
  •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 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归为累犯行为?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