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摸底
2.制定选举方案
3.筹集经费
4.审查审计与考核评议
5.培训部署
6.试点示范
1.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2.选举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
宣传对象:基层干部、社会公众、村民
1.公布选举日和登记日期
2.确定和培训登记员
3.明确登记对象
4.造册登记
5.审核确认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6.公布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7.受理村民的申诉
8.发放参选证
1.细化候选人条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予以公布
2.明确职位和职数
3.发布提名候选人公告
4.提名确定初步候选人
5.资格审查
6.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
1.制定目标任务
2.候选人书面“三项承诺”
3.竞职演讲
(一)准备工作
(二)大会选举
(三)选举村务监督委员会
(四)工作交接
(五)推选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
(六)组织培训、建章立制
1.选举验收
2.立卷归档
3.总结评比
选举法的八大修改亮点,包括实行城乡平等选举权、确保应有适量基层代表、增设“选举机构”专章等。这些修改旨在增强候选人的“透明度”,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并强调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和基层代表性。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实现民主治理的具体体现。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公民还有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并需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它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
选举法修正案的相关内容。该修正案旨在调整各级官员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减少官员代表数量,增加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和农民的代表性。同时,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上限也有所增加,以适应人口增长和民主进步的需求。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最高的监察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