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员,享有一系列权利,包括:
1. 修改宪法和法律的权利。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则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 提出法律案的意见。根据立法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必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的形式可以包括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等。对于涉及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法律案,应当召开论证会,听取专家、部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方面的意见。对于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的法律案,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3. 列席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的权利。根据立法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七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4. 刑事豁免权。根据代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5. 言论自由发表权。根据代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全国人大代表除了享有权利之外,还有以下职责:
1. 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 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3. 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4. 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自觉遵守大会纪律,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发表意见,积极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努力做好大会期间的工作。
5. 积极参加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议、视察、执法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活动,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协助人民政府推行工作。
6. 参加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小组组织的学习培训、法制讲座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7.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经常走访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8. 密切与选举单位的联系,积极参加原选举单位组织的各项代表活动,经常回原选举单位听取意见、报告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9.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网名保护及姓名权的相关权利。知名网名受法律保护,涉及姓名权和名誉权等方面的保护。姓名权包括姓名决定权、使用权、变更权和维护权。最新资讯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网名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规定。
国家荣誉称号的具体名称的确定和相关法律的颁布情况。国家设立了不同的勋章和荣誉称号,以表彰在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同时,文章还讨论了侮辱国旗、国徽罪的认定,包括行为人的故意性、行为危害程度以及与其他犯罪行为的界限等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授予决定权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的提议,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也可提出相关议案。关于革命烈士的认定和批准程序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因战牺牲和其他特殊情况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