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法律发生冲突时,应以法律效力较高的法律为准。在所有法律中,宪法的效力最高,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关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如果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有特别规定,应按照该规定执行。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必须经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审查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时,应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对于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应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如果发现其与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应作出处理决定。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外,其他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如果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仍然有效。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指出应根据情况按照阳合同或阴合同履行。同时明确了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房产中介需承担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能无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授予决定权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的提议,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也可提出相关议案。关于革命烈士的认定和批准程序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因战牺牲和其他特殊情况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