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所以定额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
《票据管理实施办法》
第六条 银行汇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汇票业务的银行。
第七条 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
第八条 商业汇票的出票人,为银行以外的企业和其他组织。
向银行申请办理汇票承兑的商业汇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
(二)资信状况良好,并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1)本票出票人的资格由中国人民银行审定。票据法对本票的出票人资格没有具体限定,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审定,授权其根据现实的和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本票出票人的范围。票据法这样规定是有一定灵活性的,既全面考虑了本票的功能,又考虑了今后可能有的安排。而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这样对本票出票人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
(2)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有相应的资金保证。《票据法》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因为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本票,就是承诺自己在见票时要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它在票据关系中,是主债务人,承担着首要的、绝对的和最终的付款责任,而不是像汇票的出票人那样,承担的是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才承担保证付款责任。
即使本票的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出票人仍需承担付款责任。如果有背书人对被背书人承担了偿还义务,那么,该背书人有权以持票人的身份对其前手进行追索,直至追索到出票人。只有出票人履行付款义务后,票据关系才算最后消灭。因此,如果出票人没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就签发本票,那么,在持票人提示见票时,出票人就无力将本票金额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这样就必然损害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合法权益,妨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了防止出票人滥发本票,维护金融秩序,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票据法要求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有资金保证。
本票的出票人资格和资金保证的相关内容。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定本票的出票人资格,出票人必须具备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承担首要、绝对和最终的付款责任。即使持票人未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出票人仍需承担付款责任。票据法要求本票的出票人具备资金保证,以维护
银行本票的背书转让规定及其定义、分类、特点和使用场景。银行本票具备转让和背书的功能,但现金本票除外。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支票、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与银银行本票的区别。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单位和个人
汇票、本票和支票这三种票据类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汇票是委托付款的票据,涉及三个主要角色;本票是无条件的支付承诺,可由银行或企业签发;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三种票据对背书人的要求、承兑方式和用途也有所不同。
本票的定义、分类和要素。本票是一种无条件书面承诺,由出票人签发,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本票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商业本票一般不具备再贴现的条件,而银行本票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广泛使用。本票的要素包括标明“本票”字样、无条件支付承诺、确定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