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本票的出票人资格由中国人民银行审定。票据法并未具体限定本票出票人的资格,而是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实际和发展的需要确定出票人的范围。这一规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充分考虑了本票的功能,又考虑了未来可能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银行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对出票人的限制较为严格。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出票人签发本票即表示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在票据关系中,出票人是主债务人,承担着首要、绝对和最终的付款责任,与汇票的出票人不同,后者只在汇票未被承兑或付款时才承担保证付款责任。
即使本票的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出票人仍需承担付款责任。如果有背书人对被背书人承担了偿还义务,该背书人有权以持票人的身份对其前手进行追索,直至追索到出票人。只有出票人履行付款义务后,票据关系才算最后消灭。因此,如果出票人没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就签发本票,持票人在提示见票时,出票人将无力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这将损害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合法权益,妨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了防止出票人滥发本票,维护金融秩序,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票据法要求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资金保证。
汇票、本票和支票之间的区别。三种票据都具有出票、背书、承兑和付款等基本条件,但它们在当事人构成、资金关系、主债务人、承兑要求、担保责任、追索权以及有效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支票通常为即期支付工具,有效期较短;汇票可以是远期,需要承兑;本票的出票人和付
本票的概念、特征、项目和种类,以及本票的用途、出票人的资格、必须记载和任意记载事项、责任承担和付款等内容。本票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无条件书面承诺,保证在特定时间支付一定金额给指定人或持票人。文章还介绍了本票的种类、用途、出票人资格以及必须和任意记载的
本票的出票人资格和资金保证的相关内容。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定本票的出票人资格,出票人必须具备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承担首要、绝对和最终的付款责任。即使持票人未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出票人仍需承担付款责任。票据法要求本票的出票人具备资金保证,以维护
票据背书中的第一背书人与第二背书人的区别,以及转让背书、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的含义和特点。转让背书时,不得将票据金额部分转让或转让给两个以上的被背书人,且背书不得附有条件。委托收款背书要求持票人在票据背面写明“委托收款”字样,被背书人仅享有代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