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票的付款人可以拒绝付款的情形包括背书不连续、收款人名称不符、出票日期不符、密押不符等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五十七条 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
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应当自行承担责任。
第七十五条 本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一)表明“本票”的字样;
(二)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三)确定的金额;
(四)收款人名称;
(五)出票日期;
(六)出票人签章。
本票上未记载前款规定事项之一的,本票无效。
《票据法》第27条规定,背书是指在票据的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背书以背书的目的为标准,可分为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两类。转让背书是持票人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而进行的背书,非转让背书是持票人并非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而是以委托他人收款或提保债务为目的的背书,包括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
背书作为票据行为,除具有一般票据行为的要式性、无因性、文义性、独立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不可分性。背书转让的必须是全部票据权利,而且该全部权利只能同时转让给同一人。按《票据法》第33条规定,将票据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将票据金额同时转让给2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2)单纯性。背书必须是无条件的,如果背书附有条件,如背书记载“收货后背书转让有效”等,依《票据法》第九条规定,所附条件无效。
付款请求权与追索权的区别,以及付款人的形式审查义务,包括票据的样式、记载事项、更改情况、签章和金额等。持票人享有的第一顺序权利是付款请求权,而追索权则是第二顺序权利。付款人在处理票据时需认真审查各项内容,以确保票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支票的法律定义、分类、结算特点以及填写样式和格式。支票是由出票人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分为普通支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支票结算具有简便、灵活、迅速和可靠的特点。在填写支票时,出票日期和收付款人的填写都有特定要求。
追索权的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实质条件包括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汇票在到期日前被拒绝承兑、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或破产等情况。形式条件则是持票人必须履行保全手续,包括在法定提示期限内提示承兑或付款,以及在法定期限内出具拒绝证明等。拒绝证明包括拒绝证书和
汇票、本票和支票这三种票据类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汇票是委托付款的票据,涉及三个主要角色;本票是无条件的支付承诺,可由银行或企业签发;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三种票据对背书人的要求、承兑方式和用途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