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票据债务人以重大过失取得票据为由对持票人提出抗辩权,人民法院应该支持票据债务人的主张。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的规定,对持票人提出以下抗辩,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票据债务人与持票人之间存在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并且持票人没有履行约定义务,票据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
如果票据债务人通过欺诈、偷盗、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而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票据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
如果票据债务人明知与出票人或前手持票人之间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票据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
如果票据债务人因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票据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
对于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况,票据债务人也可以提出抗辩。
如果票据债务人与持票人之间的票据原因关系无效,票据债务人可以向持票人提出抗辩。
如果持票人在与被请求的债务人之间的票据授受行为中存在胁迫、欺诈行为,或者以偷盗、拾得等方式取得票据,被请求的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持票人提出抗辩。但是,对于与直接当事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善意第三人是无效的。
如果持票人以有偿行为为原因而从被请求的票据债务人手中取得票据,但未给付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持票人提出抗辩。例如,甲与乙订立租赁合同,甲向乙授票作为预付租金,但乙受票后不提供出租物仍要求甲付款,甲可以对乙提出抗辩。
根据《票据法》第11条的规定,如果持票人无偿地从未付对价的前手受取票据,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如果持票人的前手因未付对价或代价不相当而应受抗辩,那么持票人应继受其前手的权利仅疵。未收到对价的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无偿取得票据的持票人提出抗辩,即使持票人不知情也不能幸免。
如果票据债务人与持票人之间有延期付款等特别约定,持票人违反特约请求付款,票据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例如,出票人与持票人特别约定出票为持票人提供信用融通,不需要向持票人付款,但持票人违反特约请求付款,出票人可以拒绝付款。这种抗辩权严格限于直接当事人之间,对第三人没有效力。
如果当事人之间的票据债务已经因清偿、抵消、免除等原因而消灭,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记载于票据上,票据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
根据《票据法》第12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持票人明知前手是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而出于恶意取得票据,持票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受欺诈、受胁迫或被偷盗的票据债务人不仅可以对欺诈者、胁迫者、偷盗者提出抗辩,还可以对明知而恶意取得票据的持票人提出抗辩。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票据法规定的票据并不属于恶意取得,其直接前手不能对其提出抗辩。
票据法在适用上的特点,即在解决票据法律冲突时,不适用当事人意识自治原则,而是采用“票据行为适用行为地法”的原则。英国18票据法在解决冲突问题时采用票据契约订立地法支配的原则。同时,由于票据法律关系的复杂性,采用分割制来确定不同票据关系的适用法律,成为
票据质押的法律要素,包括要式性、无因性、独立性、文义性和连带性。票据质押必须符合法定的严格形式要件,且不受原因及牵连影响;具有独立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表述,仅从票据本身即可实现担保目的。
第六十一条 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 第六十四条 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的,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文书具有拒绝证明的效力。 第六十五条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者未按
支票、本票的持票人遭受拒绝付款时,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因票据纠纷提起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