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否主动审查支票追索权期限
时间:2024-02-0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票据追索权产生纠纷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纠纷的,而票据追索权是有期限的,那么法院会不会主动审查支票追索权期限?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法院是否主动审查支票追索权期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主动适用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人民法院不会对票据追索权的期限进行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追索权期限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票据权利在以下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一) 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二) 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三) 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四) 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需要注意的是,票据的出票日和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二、无票据追索权
无票据追索权是指开证行放弃对出票人或议付行的追索权利。即使汇票上的付款人不履行付款责任,开证行也不能向出票人或议付行行使追索权利。追索权作为持票人的一项权利,是否行使完全由权利人自行决定。持票人自愿放弃追索权的法律并不禁止,因此追索权可以因明示或默示的放弃而丧失。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例如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持票人可能无法按期进行必要的票据提示或取得拒绝证明,从而丧失对其前手票据债务人的追索权。但是,持票人个人不能被归责于追索权的丧失,因为持票人无法控制这些不可抗力的情况。对持票人来说,这种追索权的丧失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各国的票据法都规定了相应的救济制度,例如延长追索权的期限等,以维护持票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期票与支票的区别及定义
期票和支票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期票是规定领取商品或货币日期的信用凭证,可分为一般期票和银行期票等,可以通过背书转让或贴现;而支票是一种即期汇票,以银行为付款人,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者在使用方式、兑现时间和利息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
-
票据的付款期限
票据的付款期限以及银行汇票的使用步骤。对于见票即付的票据,其付款期限通常在发票日后一年内,但具体期限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支票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有所不同。此外,银行汇票的使用包括付款人委托银行办理汇票、签发汇票、异地结算等一系列步骤,实现钱货两清,
-
支票结算方式的法律规定
支票结算方式的法律规定。支票是同城结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包括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普通支票和划线支票等种类。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支票可以转让和背书,并且存款人在领购和注销支票时需遵守相关规定。小企业财会部门在签发支票时,需遵
-
支票过期了能否行使追索权
能,支票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付款人不予付款的,出票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所以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第六十一条 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第九十三条 支票的背书、付款行为和
-
法院是否主动审查支票追索权期限
-
什么是转账支票追索权
-
支票保证与支票付款保证的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