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使追索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如果超过期限,持票人将无法行使追索权,这将给诉讼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障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票据权利的行使期限如下:
1. 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对于见票即付的汇票和本票,权利自出票日起二年。
2. 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
3. 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
4. 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
票据的出票日和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持票人应当按照以下期限提示付款:
1. 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2. 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如果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付款,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付款人仍应继续承担付款责任。
通过委托收款银行或通过票据交换系统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的,视同持票人提示付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时,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
在汇票到期日之前,如果出现以下情形,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
1. 汇票被拒绝承兑。
2. 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或逃匿。
3. 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被拒绝付款的票据不可以背书转让。汇票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者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不得背书转让;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汇票责任。背书的作用是用来进行票据权利的转让,被背书人通常是为了取得票据权利。支付票据金额是票据签发和转让的最终目的,也是确定票
票据质押是担保债务履行方式的一种。我国《票据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汇票可以设定质押,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可以行使票据权利”。但由于上述规定比较笼统,银行工作人员在受理质押票据业务的操作上遇有很多困扰。本文拟
质押背书到期后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背书人履行了债务,被背书人质权得到实现,被背书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返还背书人,由背书人在票据到期前做成委托收款提示付款;二是背书人未履行债务,被背书人为实现其质权,行使票据权利,进行委托收款背书,要求票据付款人清偿票据金额
背书转让其实是会计学中的一种说法,它是指票据持有人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的背书行为。通常在支票的背面,都印制好若干背书栏的位置,载明表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被背书人的文句。票据法规定,持票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应当背书并交付票据。背书转让一经成立,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