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管理 > 伪造变造票据刑事责任是几年

伪造变造票据刑事责任是几年

时间:2020-07-21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710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应当知道伪造、变造票据是一种及其严重的违法行为。那么,伪造变造票据的刑事责任是几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伪造变造票据刑事责任是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14条、第103条、第107条有关条文:

第十四条 票据上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伪造、变造票据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四条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对违反本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的,给予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194条票据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四条【票据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一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二、伪造票据的法律效力是如何的

我国《票据法》第14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伪造、变造票据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一)对被伪造人的效力

倘若伪造票据人所假冒的人确实现实地有其人,就产生了对被伪造人的效力问题。票据是文义证券,被伪造人未在票据上签章,也没有授权伪造人代表或代理其签章于票据上,依签章规则,不在票据上签章的人,不负票据责任。因此,被伪造签章的人不负任何票据责任。

(二)对伪造人的效力

伪造人伪造签章,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的,其本人签章不在票据上出现,所以其伪造的票据或签章无效,伪造人不负票据责任。但我国《票据法》第103条、第104条、第107条分别规定了伪造票据的不法行为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等。刑法也对伪造有价证券罪作出了具体规定。应看到,票据责任和承担伪造票据的责任是两回事。

(三)对伪造背书的直接后手背书人的效力

票据流通中,非直接当事人难以知悉其他人的签章是否真实或伪造,但直接当事人却应该知悉。为了保障票据流通的安全,后手应对其直接前手背书的真实性负责,后手背书人有担保前一手背书人签章真实而非伪造的责任。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费用定义

    交通事故中交通费用的定义,即受害人为接受医疗治疗而产生的额外费用支出,这些费用被视为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加害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文章还明确了正式票据的定义,指被国家承认可作为报销凭证的税务发票和收费收据,包括多种票据类型。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 招用童工的行为有哪些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非法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的追究。用人单位需承担高额罚款、整顿以及赔偿等责任。同时,文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

  • 远期支票的法律责任

    远期支票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远期支票是一种延迟付款的票据。持票人如涉及欺诈行为,如伪造票据、故意使用伪造票据、签发空头支票等,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持票人在使用远期支票时应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行为。

  •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 非法行医的法律责任及其涵盖范围
  • 如何追究重婚者的法律责任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