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的丧失可以分为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绝对丧失也被称为灭失,而相对丧失则被称为遗失。
挂失止付是失票人向付款人告知票据已丧失的情况,并指示付款人停止付款的救济措施。申请挂失止付的人必须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并且丧失的票据必须是可以挂失的票据。
可以挂失的票据主要包括商业汇票、支票、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挂失止付的后果是在特定的时间内暂停支付票据款项,但这并不是最终的救济方式。如果付款人在收到挂失止付通知后的12日内未收到法院的止付通知书,就不再承担暂停支付的义务。付款人在持票人提示付款时可以支付票款,而不承担责任。如果收到了法院的止付通知书,则按照通知书的要求暂停更长时间的支付,等待法院的判决结果。
公示催告是失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救济措施。如果没有进行挂失止付,失票人可以随时申请公示催告。但如果已经进行了挂失止付,失票人必须在挂失后的三日内申请公示催告。
诉讼是指失票人为恢复票据权利而进行的一种特殊诉讼,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在票据丧失后,失票人可以提起普通诉讼来追回票据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并不能使丧失的票据恢复法律效力,善意持票人仍然可以主张权利。
除了上述救济措施外,失票人还可以在提供担保后请求出票人补发票据或请求债务人付款。
公示催告程序的流程。持票人如遇到票据丢失或被盗,可向基层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申请人需递交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票据主要信息和申请理由。法院受理后将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催促相关人员申报权利。公示催告期间不得少于六十日,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无效
公示催告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和特点。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旨在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通过公示方式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该程序适用于可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其特点包括由申请人启动和进行、采用书面审查和公
银行汇票背书的定义和分类。背书是转让票据权利的方式,分为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其中非转让背书包括委任背书和设质背书;转让背书则分为一般转让背书和特殊转让背书。此外,还介绍了不得背书转让的汇票情况,包括汇票被拒绝承兑、见票即付的汇票已被拒绝付款和超过付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