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侵权责任承担 > 侵权纠纷私力救济造成的损害是否要赔偿

侵权纠纷私力救济造成的损害是否要赔偿

时间:2024-11-09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7844
在生活中侵权行为是难以避免的,面对他人的不法侵害时,我们既可以求助于公力救济,也可以进行私力救济。私力救济造成的损害,是否要赔偿?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私力救济造成的损害是否要赔偿

一、私力救济行为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自力救济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对于一些私力救济行为,如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或紧急避险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此外,对于因避险措施造成的损害,紧急避险人也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私力救济与侵权行为的界限

私力救济与侵权行为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私力救济行为常常会演变为侵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 度的把握:即自力救济行为是否超过了保护自己权利的必要程度。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超过必要程度会转化为侵权行为。例如,在已经阻止对方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后,继续对对方进行伤害和报复就构成对对方人身权利的侵害,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超过必要程度的自助行为也构成侵权。
  2. 手段的合法性:私力救济行为所采取的手段是否涉及不法行为。例如,一户村民用砖头石块阻挡邻居通行的道路,邻居进行报复在该户村民的房屋外挖大坑造成房屋倒塌就属于手段不法的侵权行为。又如商场超市对偷拿其商品的顾客非法拘禁等。
  3. 主观过失:是否存在主观过失。虽然主观过失并非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却是侵权行为与私力救济的区别所在。有过失的私力救济行为必定转化为侵权行为,无过失的私力救济则不构成侵权。
  4. 寻求公力救济的及时性:当事人在采取私力救济后,如果在合理时间内不能与对方和解解决纠纷,应及时寻求公力救济,否则私力行为将转化为侵权行为,对对方造成的损失应承担侵权责任。例如,权利人对损害自己人身或财产权利的车辆进行扣押,如果不能及时与加害方达成和解,同时又没有提起诉讼申请人民法院财产保全或返还扣押车辆,则私力救济就会转化为侵权行为。

三、私力救济的手段

自力救济是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权力的行为,包括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

自卫行为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如果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如果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自助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对加害人的自由加以约束,或者对其财产实行押收、毁损的行为。自助行为需要同时具备四个要件:首先,自己的权利必须受到不法侵害;其次,必须存在时间紧迫的情况,如果不采取私力救济而转而寻求公力救济,自己的权利可能会丧失;第三,自助行为所使用的手段必须适合于实现请求权;第四,自助行为不得超过保全请求权的必要程度。

四、最新资讯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如果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问题。被侵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环境污染与造成的人身损害存在关联性。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的法律后果,形式多样。最新法规明确了环境侵权案件中关联性证明的举证责任,要求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等情形才可免除责任

  •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建发电器制品(深圳)有限公司与中基宁波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商标侵权纠纷。建发公司提起诉讼,要求中基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法院认定中基公司构成侵权,判决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建发公司经济损失30万元。

  • 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承担

    产品质量的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无过错责任、《产品质量法》与委托加工产品的区别,以及委托加工产品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无过错责任,受害人可选择起诉生产者和销售者。委托加工产品在法律上属于合同法领域,其质量责任主要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关于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审理规定。文章明确了公证机构作为被告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受理情况,以及公证书变更、撤销或确认无效的受理方式。同时,规定了公证书争议的民事诉讼处理方式,并明确了公证机构的过错认定情形和虚假证明材料的赔偿责任。此外,文章还规定了

  • 致人轻伤后积极赔偿免除起诉的法律效果
  •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表现
  • 人身损害赔偿的种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