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核准注册后,商标权利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如果他人在相同类似商品上未经许可使用并容易导致混淆的商标,即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然而,如果商标核准注册后未实际使用,并且商标注册人无法证明存在其他损失,那么商标注册人就不能要求侵权损害赔偿。新《商标法》增加了未实际使用的注册商标不能获得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
注册商标是指经使用商标人按照法定手续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并经过审核后准予核准注册的商标。而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过商标注册而在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的商标。
根据《商标法》第三条的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是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
根据《商标法》,未注册商标分为两种:未注册驰名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
对于未注册驰名商标,商标法赋予其专有使用权,禁止复制、模仿或翻译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以免导致混淆。
对于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商标法仅赋予其优先注册权。根据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如果有人申请注册与相同类似商品的商标,而该商标复制、模仿或翻译了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那么该商标不得注册并禁止使用。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不得损害他人已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此外,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如果违反了前述规定,商标所有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裁定撤消该注册商标。对于恶意注册者,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时间限制。
商标法对普通未注册商标没有明确的保护规定,因此普通未注册商标始终处于一种无权利保障的状态。随时可能因为他人相同或近似商标的核准注册而被禁止使用。因此,如果想要有保障地使用普通商标,最好将其进行注册。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承担问题,指出在受害者因人身和财产损害时,经营者只有在自身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文章介绍了人身损害的分类、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类型以及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赔偿权利人可以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医疗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包括财产赔偿原则、过失相抵原则、全部赔偿原则和损益相抵原则。财产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唯一方式;过失相抵原则适用于双方都有过失的情况;全部赔偿原则要求以实际损失为限进行赔偿;损益相抵原则要求在确定赔偿责任时扣除赔偿权利人因同一原
中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关于缺陷产品的规定,明确了缺陷产品的定义及造成人身损害的侵权责任。受害者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废补助等。同时,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诉讼时效和请求权期间。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超过两年起诉但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停止侵权并计算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诉讼时效作出了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