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侵权责任承担 > 简述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

简述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

时间:2020-07-2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7981
网友李先生留言询问,说自己楼上的邻居总是把洗过的衣物晾在窗外,害得自家阳台的阳光被遮挡住一部分。他去跟邻居交涉侵权问题,但是邻居说这不存在侵权。李先生想确认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益范围究竟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查询了相关的规定,希望可以提供帮助。

一、简述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包括以下内容: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具体展开来说:

1、民事权益包括权利和利益。

侵权责任法条文中“人身、财产权益”的表述,表明《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内容,既包括民事权利,也包括民事利益,即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

2、民事权利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列举的那些权利,应当列举的《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利范围是:

(1)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信用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人身自由权等;

(2)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监护权;

(3)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4)债权,股权;

(5)知识产权,包括着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

(6)继承权。

3、《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利益是合法利益。

在这一规定中,没有对《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利益进行限制。

对此,可以采取德国法的方法确定:首先,凡是法律已经明文规定应当保护的合法利益,应当是《侵权责任法》保护的范围,例如死者的人格利益和胎儿的人格利益,以及其他人格利益;其次,故意违反善良风俗致人利益损害的行为,是《侵权责任法》调整的范围;再次,利益损害应当达到重大程度,民事利益的轻微损害不应当作为侵权责任法保护的范围,以更好地对民事主体的行为自由予以保护。

例如,造成口部健康损害影响亲吻,造成双上肢截肢影响“挠痒痒”的利益损害,均不是重大利益损害,不应予以《侵权责任法》特别保护。

二、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保护范围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受害公民的请求权

    受害公民及其相关人员的赔偿请求权。受害公民本人、其继承人和有抚养关系的亲属在行政侵权的情况下有权提出赔偿请求。当受害公民为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法定代理人可代为行使该权利。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侵权时,同样具有赔偿请求权,包括承受其权

  • 商标授权的关键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个人劳务关系中,如果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接受劳务一方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在保姆与雇主之间形成个人劳务关系的情况下,如果保姆在雇主家生病,雇主需要承担医药费。然而,如果保姆与家政公司签订了劳动

  • 违法辞退的赔偿问题应如何解决?

    本文主要讨论了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产品侵权责任的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品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要产品有缺陷并造成他人损害,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产品侵权责任是严格责任,即生产者应该承担比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

  • 侵权伤害怎么赔偿标准

    我国在侵权伤害赔偿标准上采取了具体损失采取差额赔偿、抽象损失采取定型化赔偿的原则。具体损失是指受害人实际支出的费用或减少的收入等可以计算的损失,而抽象损失是指因劳动

  • 探望囚犯所需的条件
  • 侵权财产赔偿多少钱
  • 西安煤气公司煤气储罐爆炸事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