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侵权责任承担 > 雇员与雇主连带侵权如何赔偿

雇员与雇主连带侵权如何赔偿

时间:2024-03-0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80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的过程中,如果造成他人利益损害的,雇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雇员与雇主连带侵权怎样进行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雇员与雇主连带侵权的赔偿方式

依据双方责任比例进行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当雇主与雇员共同承担侵权责任时,赔偿应根据双方责任的比例进行。如果雇主承担了连带赔偿责任,雇主可以向雇员追偿。

雇佣活动中的责任承担

根据该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对他人造成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损害,雇主应与雇员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后,可以向雇员追偿。

雇佣活动范围的界定

所谓“从事雇佣活动”,指的是在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如果雇员的行为超出了授权范围,但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仍然可以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雇主与第三人的赔偿责任

根据该解释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时,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员的人身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当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安全生产事故中的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或分包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应与雇主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注:适用本条规定的是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外的情况。

如何区分承揽关系和雇佣关系

1. 归责原则的不同

在承揽关系中,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存在一种合同关系,双方地位平等。如果承揽人在工作中受伤,不属于合同约定的范围,定作人无需承担赔偿责任。而在雇佣关系中,雇主与雇员地位不同,雇员在雇主的控制下完成工作,雇主处于主导地位。双方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因此在雇佣关系中,雇主承担严格无过错责任。即使雇主没有过错,只要雇员在雇佣活动中受到人身损害或致人损害,赔偿权利人仍可要求雇主赔偿。

2. 目的的不同

承揽关系的目的是交付劳动成果,承揽人根据专业技术为定作人提供劳务。重点在于完成有形的工作成果,承揽人提供劳务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雇佣关系是一种劳务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给付劳务,以劳务本身为合同标的。

3. 劳务性质的不同

在承揽关系中,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双方地位平等,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承揽人对其经营范围内的工作安排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定作人无权干预。而在雇佣关系中,雇员在雇主的控制下从事雇佣活动,双方存在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雇员的工作具有从属性,对于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进程等的安排没有自主选择权,应服从雇主的安排、指挥和监督。

4. 报酬给付的不同

在承揽关系中,承揽人提供的劳务技术含量较高,因此获得的报酬相对较高。如果承揽人提供劳务但工作未完成或不符合定作人要求,定作人可不支付报酬。而在雇佣关系中,雇员大多提供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因此报酬相应较低。但一旦报酬确定,即使未达到雇主期望的结果,雇主仍需支付雇员报酬。

5. 劳务专属性的不同

在承揽关系中,承揽人可以将承揽的工作部分交给第三人完成,也可以与他人合伙完成工作,还可以请帮手共同完成工作。而在雇佣关系中,雇员一经雇主选定,非经雇主同意不能由第三人代为提供劳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问题。被侵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环境污染与造成的人身损害存在关联性。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的法律后果,形式多样。最新法规明确了环境侵权案件中关联性证明的举证责任,要求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等情形才可免除责任

  • 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承担

    产品质量的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无过错责任、《产品质量法》与委托加工产品的区别,以及委托加工产品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无过错责任,受害人可选择起诉生产者和销售者。委托加工产品在法律上属于合同法领域,其质量责任主要涉

  • 致人轻伤后积极赔偿免除起诉的法律效果

    我国法律关于致人轻伤后积极赔偿免除起诉的规定,以及被打致受伤后的法律途径和索赔范围。当行为人致他人轻伤后主动赔偿并得到谅解,可避免被判定为犯罪。同时,受害人有权索赔,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多项费用。提起索赔时,受害人需了解自身权利和诉讼途径,包括刑事附

  •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表现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及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人明知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结果,却自信能避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需承担侵权责任。认定过失犯罪时,应从行为本身、客观环境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其能否预见结果发生,不

  • 民事侵权如何赔偿
  • 侵权责任如何赔偿
  • 人身损害赔偿的种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