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遭受人身损害事故后,除了及时治疗外,还应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管,以避免因缺乏证据而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以下是受害人应注意的事项:
1. 在受伤后,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切勿私自处理伤情,以免造成后患。
2. 保留治疗过程中的各类费用支出凭证,包括医疗费、药品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护理费等。
3. 出院时务必要求医生开具医院证明,其中一方面是为了证明病情,另一方面是为了建议休息一定的时间。如果病情严重或出院后需要他人照顾而不能自由活动,可以要求医生出具建议卧床休息或需要护理一定时间的证明。
4. 如果伤势较严重或受伤后出血量较大,可以要求医生在病历及诊断证明书中写明需要加强营养以助于恢复,这将是获得营养费的重要证据。
5. 出院后至少每个月要去复诊一次,如果复诊时需要休息,务必要求医生出具建议休息一定时间的证明。因为门诊的建休证明最长只能开一个月,如果医生只同意开半个月的证明,半个月后需要继续去复诊并要求开半个月的证明,以证明误工时间的持续性。这将是以后要求赔偿误工费的唯一依据。
6. 如果受伤的人是外地来城市务工或虽然是农村户口但在城市生活多年,要找到受伤前一至两年的暂住证,这将是获得按城镇标准赔偿的重要依据。
7. 如果受伤较重可能导致残疾,在治疗结束后,务必进行伤残鉴定,这是获得残疾赔偿金以及继续治疗费的依据。
8. 在发生伤害后,为避免法定赔偿数额被少算,建议及时咨询律师以了解相关赔偿事宜,切勿直接与侵权人协商解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可以申请以下赔偿:
1. 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而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3.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前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4.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与肖像权。隐私权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肖像权则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营利活动。偷拍行为往往同时侵犯这两种权利,导致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内容,详细列举了包括个人信息、住宅、性生活、财产状况、通信和个人文件、社会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方面的隐私权保护。同时,依据《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犯隐私权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相应责任。
关于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标准,包括不同类别信息的数量标准和违法所得金额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