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每日赔偿金计算。
(1) 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和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误工减少的收入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2) 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需费用,以及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确定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受害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3) 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总额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人员,还应支付生活费。
根据侵权行为的影响范围,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若造成严重后果,还应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1) 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应返还财产。
(2) 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应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若导致财产损坏或灭失,应按照规定赔偿。
(3) 应返还的财产损坏,若能恢复原状,则恢复原状;若不能恢复,则按损坏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4) 应返还的财产灭失,应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5) 财产已拍卖或变卖,应给付拍卖或变卖所得的价款。若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应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6)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应赔偿停产停业期间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7) 返还执行的罚款或罚金、追缴或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汇款,应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8)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国家赔偿费用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赔偿请求人应凭生效的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或调解书,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
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支付申请后七日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应在收到支付申请后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
根据受害人的损害程度,以货币支付给予一定额度的金钱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按照受害人的要求,将受害人的财产或权利恢复原状。
赔偿义务机关将因侵权行为而脱离受害人控制的财产归还给受害人。
根据最高检、最高法的通知,自2018年5月16日起,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金标准为每日284.74元,比上年度增加25.85元。
最高检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日平均工资为284.74元。
最高检解释称,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和统计数据,最高检最终确定了新的日赔偿标准为284.74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提起国家赔偿应在两年的诉讼时效内进行。
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的日期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的时效规定。
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
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赔偿请求时效继续计算。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赔偿请求时效继续计算。
保姆扔垃圾时弄伤邻居,雇主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文章指出,首先需要判断保姆的行为是否属于工作行为。如果保姆的侵权行为纯属个人行为,雇主不承担责任。此外,雇员的过错并非雇主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赔偿项目和标准根据地区统计人均标准计算,包括医药费、残
确定赔偿数额的三种标准。首先是基于受害人在名称权受到侵害期间的财产利益损失为标准;其次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财产利益为标准;最后是在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赔偿数额。评估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程度和情节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不应
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标准,包括死亡、残疾及侵害人身权益但未造成死亡或残疾的三种情况。赔偿金额分为不同等级,确定金额时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目前实际操作中尚无明确标准,由法官依据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并促进案件开展。责任承担方面,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按份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确定具体侵权人、举证自己非侵权人及不可抗力。赔偿标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