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建筑物等侵权 > 高空抛物的危害怎么认定

高空抛物的危害怎么认定

时间:2025-01-1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8738
这些年,媒体不时报道高空抛物引发的事故,此类事故对于受害人堪称“灭顶之灾”。那么,高空抛物的危害怎么认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高空抛物的危害认定及刑罚

一、高空抛物的危害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若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二、高空抛物的刑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的规定:

1. 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评估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准确判断行为性质,正确适用罪名,并准确量刑。

2. 如果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将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若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3. 针对高空抛物犯罪,要从重予以惩治。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从重处罚,并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1) 多次实施高空抛物行为;

(2) 经劝阻仍继续实施高空抛物行为;

(3) 在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又实施高空抛物行为;

(4) 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高空抛物行为;

(5)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4. 对于高空坠物犯罪,若由于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或重伤,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将依照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从高空坠落物品,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将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

故意高空抛物致人伤残的刑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

针对故意高空抛物行为,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评估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准确判断行为性质,正确适用罪名,并准确量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包括建筑物的使用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以及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同时介绍了高空坠物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被告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 高空坠物的赔偿责任确定方式

    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确定方式。建筑物所有人或管理人需承担安全责任,遵循过错推定原则。面对法律价值的冲突,应平衡责任,强调公共秩序和公平。建筑物所有者或管理人在无法明确责任主体时需承担连带责任,即使建筑单元的所有者和占有者分离,管理者或占有者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原告资格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原告资格、诉讼流程以及归责原则。原告资格方面,与死者具有法定关系的人都有权利代表死者提起诉讼。诉讼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提交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提交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等。归责原则方面,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权益

  •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刑事责任依据《刑法》规定,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侵权责任方面,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高空坠物造成损害,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赔偿,适用举证倒置原则。房东和租赁者对于高空坠物

  • 最高法关于高空坠物的民事规定内容是什么
  • 高空抛物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 高空抛物没造成后果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