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诉讼中,结婚证、房产证和身份证等证据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证据的缺失将使当事人处于被动地位。然而,即使一方当事人试图隐藏或销毁这些证据,这些证据的目的通常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它们在相关部门都有备案。如果无法提供结婚证,可以通过民政部门的婚姻状况证明替代。房产证可以通过房管局查询。身份证可以通过公安局人口查询中心开具证明。
银行存单、股票账户等证据与第一类证据相似,都是可以查证的。然而,这类证据具有其特点,即对应的权益易于变更和变现。因此,在收集和保存这类证据时,必须注意做好固定工作。特别是股票账户,由于股市波动可能导致账户市值的不稳定增加了证明的难度。
根据婚姻法第32条第2款的规定,法定离婚事由已经多次提及,这里不再赘述。证明一方或双方具备法定离婚事由的证据非常关键,但往往也很难收集。其中,证明一方犯罪相对较容易,证明家庭暴力、赌博等不良习惯则非常困难。证明重婚相对容易,但证明分居或同居则较为困难。
过错损害赔偿的证据类似于法定离婚事由的证据,但在实际效力上往往非常脆弱,甚至有时候我们认为确凿的一些证据在法庭上被法官完全忽视。例如通话记录、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作为其他证据的辅助)。
在民事诉讼中,起诉离婚的一方需要撰写民事诉状。诉状的第一部分应写明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应写明诉讼请求,包括请求离婚、小孩的抚养问题和财产依法分割。第三部分应写明事实与理由,详细描述何时结婚、何时生子以及离婚的原因等情况。诉状最好打印,但最末处必须手签名。
一方起诉离婚应前往住所地所在的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提起诉讼,并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
中国法律下的起诉离婚权利。无论是否有证据,男女一方都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在离婚案件审理中会进行调解,如感情破裂则准予离婚。起诉离婚时可提供多种证据,包括结婚证明材料、夫妻感情变化证明、子女状况证明等。
离婚诉讼中可以主张分居期间抚养费的法律依据,并详细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同时,文章还列举了起诉离婚所需提交的证据,包括婚姻关系的证明材料、夫妻纠纷引起的伤害证据、子女情况等。
离婚案件的诉讼请求,包括离婚判决、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与债务分担,以及子女抚养责任等方面。起诉人向法院提出了要求和理由,并详细阐述了婚姻背景、夫妻感情破裂的具体情况和孩子的年龄及抚养责任等。最后,起诉人向法院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并附上了副本。
离婚案件的立案条件和程序。起诉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程序包括提交诉状和副本,法院登记立案或接收材料并告知补充材料。对于二次起诉,如果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