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中受益人的指定是被保险人在签定保险合同时明确表达其真实意愿的行为。这也是保险合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对于含有身故责任的保险合同,在签定时指定受益人是被保险人行使其指定权利的最佳时机。因此,为了避免纠纷,被保险人应在受益人一栏中填写经其同意认可的保险受益人。受益人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并且应注明受益顺序和比例。另外,也可以选择填写为法定受益人,但不能为空。
这样做也有助于保险公司在理赔操作时避免纠纷,因为有法律依据支持。
在指定受益人后,被保险人仍然可以根据其真实意愿随时提出变更要求。保险公司将随时受理被保险人的变更要求。
保险公司规定受益人一栏不允许空白是为了防止他人非法篡改,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受益人可以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指定。如果要变更受益人,投保人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受益人一栏中填写法定受益人,则视为没有指定受益人。对于健康险保险金,将归被保险人所有,而死亡保险金将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
保险合同中的两种关系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被保险人俗称为“保户”,是在保险合同中受到保障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一方,可以是个人或实体,其资格通常没有限制。在人身保险中,只有父母可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而受益人则是接受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保险利益的个人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受益权证券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财产信托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障碍。财产信托发展面临缺乏法律依据、信托合同限制和流转税相关法规缺失等问题。由于信托法规建设的滞后,财产信托和资金信托存在诸多差异,这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受益人)的权益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