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超市销售三无大米如何处罚

超市销售三无大米如何处罚

时间:2024-08-26 浏览:8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9901
当前社会中,由于市场监管不够健全,一些商家为降低成本,牟取暴利,便会销售三无产品。那么,超市销售三无大米如何处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超市销售三无大米的法律处罚

针对超市销售三无大米的行为,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应当受到以下处罚:

  • 责令停止生产、销售
  • 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
  • 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 有违法所得的,处以没收违法所得
  •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应当受到以下处罚:

  • 责令停止生产、销售
  • 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
  • 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 有违法所得的,处以没收违法所得
  •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一条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或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应当受到以下处罚:

  • 责令停止生产、销售
  • 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
  • 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
  • 有违法所得的,处以没收违法所得
  •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应当受到以下处罚:

  • 责令停止销售
  • 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
  • 处以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
  • 有违法所得的,处以没收违法所得
  •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三无产品的法律索赔

针对销售三无产品的情况,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存在欺诈行为的,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具体规定如下:

  • 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 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

《侵权责任法》第43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的情况下,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请求赔偿,并有权向相应的责任方追偿,具体规定如下:

  • 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 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由于销售三无产品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对非法将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个人的处罚

    对非法将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个人以及建筑工程发包方违约的处罚和处理措施。对于发包给无资质个人的行为,将受到责令改正、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罚。对于建筑工程发包方的违约行为,如未提供原材料等导致工程无法开工、中途停

  •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 无证经营动物疫苗的法律处罚

    无证经营动物疫苗的法律处罚及相关问题。从事无证经营行为的个体或企业将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措施。非法经营行为若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将受到刑法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对于非法经营行为的违法性认定

  • 非法印制发票的处罚

    关于非法印制发票的处罚的相关法律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非法印制发票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包括销毁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针对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作出

  •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违法行为
  •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概述
  • 被举报销售商品没有3C如何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