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电子商务法如何监管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法如何监管电商平台

时间:2025-02-1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087
随着电子商务法历经五年时间终于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下出台,对于电子商务无论是经营者还是平台亦或是用户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对消费者来说无疑能最大程度提高我们的消费体验。下面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电商平台在电子商务发展和监管中的作用

一、电商平台的规范作用

电商平台在电子商务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商平台应制定平台规则,明确平台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平台规则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在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规则信息或链接标识,以方便消费者阅览和下载。此外,电商平台还应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公示评价规则,为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

另外,电商平台应鼓励建立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制定并公示争议解决规则,以公平、公正地解决当事人的争议。同时,应鼓励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对于平台规则的修改,应在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并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各方能够及时充分表达意见。此外,电商平台不得利用规则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进行不合理限制或收取不合理费用,并应及时公示对违法行为采取的警示、暂停或终止服务等措施。

二、电商平台的监管参与和协助

电商平台应参与或协助监管工作,以确保电子商务的合规运营。

首先,在实名制方面,电商平台应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真实信息,并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同时,应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

其次,在市场主体登记方面,电商平台应提示未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依法办理登记,并为应当办理登记的经营者提供便利。

此外,在税收征管方面,电商平台应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和与纳税有关的信息,并提示电子商务经营者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另外,电商平台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和稳定运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同时,应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预案,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最后,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存在违法情形时,电商平台应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三、电商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电子商务法》明确建立了以电商平台为关键节点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首先是“避风港”规则。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有权通知电商平台采取必要措施。电商平台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将通知转送平台内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可以向电商平台提交不存在侵权行为的声明。电商平台收到声明后,应将其转送给通知发出方,并告知其可以投诉或起诉。如果电商平台在转送声明到达知识产权权利人后十五日内未收到投诉或起诉通知,应及时终止所采取的措施。

其次是公示规则。电商平台应及时公示收到的通知、声明及处理结果。

最后是“红旗规则”。电商平台知道或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如未采取必要措施,将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