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共同过失犯罪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共同过失犯罪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3-11-1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496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有一个同行在帮忙总会提高效率,但不幸的是这样的手段也会被用在做违反法律的事上,比如现在的大型盗窃、抢劫、诈骗团伙的出现,这往往被叫做共同犯罪,而所谓共同过失犯罪,通常认为是指二人以上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一定的危害结果,因而分别构成犯罪的情况。那么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共同过失犯罪的法律规定

共同过失犯罪的定罪原则与共同犯罪有所不同,涉及到客观和主观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在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共同导致了社会危害结果的发生,他们在法律上应承担连带的刑事责任,因此应共同定罪。而在共同过失犯罪中,虽然各主体的行为共同导致了某一社会危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他们之间缺乏犯意的联系,因此应对各行为人分别定罪,这就是共同过失犯罪的分别定罪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行为人只对自己的过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与他人的过失行为无关。

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各共同犯罪人对共同故意范围内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行为造成的犯罪结果都要承担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但对于共同过失犯罪来说,每个人的犯罪都具有单独犯罪的性质,因此各人应对自己的过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独立性是共同过失犯罪分别定罪原则的核心。

共同过失犯罪的分别定罪情况

根据司法实践,共同过失犯罪的分别定罪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同一罪名定罪。在共同过失犯罪中,虽然存在不同的过失行为人,但他们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应以同一的过失罪名分别定罪。例如,在甲乙两人共同疏忽将物品从高楼推下致人死亡的案件中,他们的行为都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甲乙两人分别定罪。

二、不同罪名定罪。在共同过失犯罪中,各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可能涉及不同的罪名定罪。这种情况主要取决于各行为人的具体过失行为和特殊身份。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的过失行为结合构成共同过失犯罪的情况下,一般主体通常根据其过失行为触犯的具体过失罪名定罪,而特殊主体则根据其自身过失行为触犯的具体过失罪名定罪。例如,在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中,涉及的主体包括领导、林场工人和外流人员。对于领导,应根据其特殊身份追究玩忽职守罪的责任;对于林场工人,应根据其具体犯罪事实追究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责任;对于外流人员,应以失火罪定罪处罚。

2. 各行为人均为特殊主体构成共同过失犯罪的情况下,由于主体身份和行为情况的不同,各行为人应根据不同的罪名定罪。例如,在四川綦江虹桥垮塌案中,涉及的主体包括各级领导、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和包工头,他们都具有特殊身份,因此根据他们自身的不同身份来确定罪名。对于领导,应根据犯罪事实追究玩忽职守罪;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根据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定罪;对于包工头,应根据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当单位经过组织策划实施偷税行为时,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刑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以及多次实施逃税行为的处理方式,同时提及了补缴税款和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

  •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共同犯罪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帮助凶手逃走可能构成窝藏罪,如果事前与凶手通谋则视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满足条件,包括共同犯罪人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以及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二人以上,包括多个自然人、单位以及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客观要件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等。主观要件则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词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观点。文章认为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且作为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被告人的行为特点、主观态度以及未成年人身份等因素,并希望法庭能够依据相关法律对被告人进行适当惩罚,同时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主、惩罚为

  • 多人实施轮奸的法律处罚
  • 主犯不承认证据不足从犯怎么认定
  • 偷盗罪从犯没有收益怎么判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